第三十九章 实习记者的坚持
梦想和现实究竟应该怎么选择? 邓鸿飞在两个教练深邃目光的注视下深吸口气说道,“好吧,我加入。” 梦想终究是再次战胜了现实。 他放弃了徘徊不定、顾虑重重的特殊要求,填下了入队资料表。 他属于篮球场。 既然如此,那就回到这片炽热的热土吧,只当成一种爱好,不影响学业就好。 正在心里给自己找着各种借口,脑子里面突然毫无征兆地叮咚一声。 来自于训练之王系统那份极具特色的半透明数据表骤然在他眼前铺开—— 年龄:19 身高:195 臂展:0八 力量:45 核心力量:46 弹跳力:69 速度:75 中投:7 三分:55 传球:70 抢断:4八 盖帽:51 篮球智商:a 心理素质:a 外线防守能力:lt;b 内线防守能力: 身体条件评分:s 身体状态:45% —— 每一项数据都无比清晰。 邓鸿飞扫描了一圈后发现除了纯数字选项后面有加号外,带有字母和特殊符号的选项都没有加号,他不禁疑惑,“体力一栏在哪?” 训练之王系统回答:“体力归结在身体状态一栏中,无法使用训练点数提高,只能通过系统的训练和严苛的饮食控制来保持。” “带有字母的选项同理,只能通过观看录像,领悟比赛等途径针对性提高。” “好吧。” 邓鸿飞接受了系统的这个说法。 事实上,他从来都是一个知足的人,如果不是训练之王系统,他现在恐怕都还处于重伤未愈中,别说打篮球了,可能跑步都跑不利索。 略作抉择,最后将新得到的1点训练值加在了力量一栏上。 提高得并不明显,但长此以往下去的累积绝对是可怕的。 而且相对于其他能力,力量练习难度最高,也是黄种人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黑种人天生合成肌肉的能力就比黄种人强,所以说有的黑种人不用刻意去练习,也会有不错的肌肉块以及爆发力。 但黄种人就必须严苛饮食配合大剂量力量器械练习,长此以往才能获得有效提高…… 故而在邓鸿飞看来,这一项属性暂时是性价比最高的。 送走邓鸿飞,康博和蒋学书整理了下资料,准备继续去主持新一届的招新。 虽然大多数的特长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吸纳进球队,不过一些非特长生的篮球青年往往也能发现到不错的遗珠。 比如冯修杰。 当年便是通过招新赛进入球队的,刚一进入球队,就以夜以继日的刻苦训练征服了所有人。 没有几个运动员能像冯修杰这样自律,如果能有专业的导师刻意引导,他将来的发展势必会很不错。 “走吧老康,又该忙了。”蒋学书拍了拍老伙计背。 而康博并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摆摆手,从抽屉里面拿出了张名片,“这个姑娘我们可不能她忘了。” 他说的是之前找到学校里面来想要采访邓鸿飞的东华体育报年轻记者刘敏。 这个有意思的姑娘给康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之所以主动联系他,康博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在里面。 东华体育报是东部地区一家很有名的体育媒体,刘敏来跟踪采访邓鸿飞,双庆大学校队势必也能获得一定的曝光。 由此便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到更多拥有篮球特长的优质学生。 想法很好,但在东华体育报报社里面,刘敏在第一时间就把稿子写好交上去的时候,却被主编叫到了办公室,“刘敏,你选定的素材是不是有问题啊?” “啊?主编有什么问题?”刘敏眨了眨眼睛。 主编一副惊奇的模样,“校园篮球?校园篮球有什么好报道的?” “主编,这是我敲定的跟踪报道对象啊。” “我知道这是你敲定的报道对象,你不是说这个人是征战aa,有希望进入lt;ba的天才少年吗?怎么又写起校园篮球了?” “主编,校园篮球怎么啦?有问题吗?”刘敏说到这,一头雾水,她并不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 主编摇了摇头,“刘敏啊,你这么写是很冒险的,校园篮球关注度低,没有话题度,谁有功夫去了解现在这帮屁孩儿在干什么?” “大家的眼球都集中在lt;ba球星,再不济,也是lt;ba的新闻,你报道校园篮球算是什么事儿?想浪费我们的版面吗?” 刘敏听完这了这番话,总算是明白了什么意思,她努力挤出一副笑容,“主编,我认为我这篇报道不仅仅是一篇关于校园篮球的报道,更是一篇关于曾经天才,克服伤病困扰重回篮球之路的报道,这样的故事本身就能激励一部分人对嘛?” 主编一边听一边摇头,“刘敏啊刘敏,我该怎么说你。” “我们是体育报纸,不是鸡汤刊物,你写这些有的没的压根儿没有用,拿回去,重写。” 主编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刘敏没有任何行动,依旧是站在那,沉默着。 片刻后她坚定地摇摇头,“主编,我认为我的报道没有问题,你也说过,让我们实习记者自由选定报道素材,我认为这是一个素材,不光光是一个篮球天才的励志故事,同样也能让无人问津的校园篮球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为什么美国aa厉害?” 刘敏分明看到了主编那深深皱起的眉头,但她还是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有很多人关注,很多媒体争相报道,每年的疯狂三月关注度甚至堪比lt;ba,超级碗!” “主编,我想我们国内也需要有这样的媒体平台,善于发掘我们大学联赛的天才,让他们走进公众的视野,并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让遗珠,不会被埋没!” “让更多热爱篮球的人有勇气走得更坚定一些……” 刘敏一鼓作气地说完后,深吸了口气,又有些忐忑不安地看着眼前这位可以决定她去留的顶头上司。 后者手中握着的签字笔敲打着桌案,出人意料地并没有发飙。 良久后。 他深深地点了下头,“行吧,你去做吧,这篇文章——” “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