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027 章
说上。 李世民秒懂,这位子太肥了,在这个位子上呆三年,稍微做点手脚,就是一辈子的享用。 “可,还有呢?”李世民露出探究的眼神,希望从李诚这里得到更多的办法。 “官员三年一调任,但是吏员不行。这个衙门,贪腐太容易了。怎么办?严刑峻法,加强监管,提高待遇。”李诚本想说退休金制度的,想想还是没提。这年月的平均寿命摆在那里的,退休金制度根本没有可行xing。 李世民听了面露为难之色,李诚淡淡的看他一眼:“陛下要做仁君,臣能理解。但是法律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就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即便是陛下,也不应该干涉法律的执行。” “怎么?自成是法家?”李世民跑题了,反问了这么一句。李诚一头的黑线,摇摇头:“臣不是法家,也不是儒家。”这回答一下就把李世民的好奇心勾出来了,关于李诚的过去,一直是个谜,李世民真的很想知道。 “究竟是什么家?”问题还是丢出来了,李诚看着李二,皱起了眉头。好奇心那么重干啥?我们在谈正事呢。“陛下,治国之道,不该拘束于哪一家的学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取的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李诚是真的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敏感且复杂。唐朝是尊儒的,所以李诚说完一番话之后,心里有点后悔了。说顺嘴了,忘记了面前站的人是皇帝。 好在李世民听了微微一笑,抬手指了指李诚,笑了笑道:“朕不是量小之君。” 李诚听了并没有信他的话,但这话必须圆回来,不然李世民心里可能就留下一根刺。任何学说都是为帝王服务的,但是有一门学问叫做帝王之术。 “陛下,臣之所学,皆为实用之学。”李诚解释的不是很明确,李世民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不必解释,朕明白自成无甚野心之人。” 李诚听了这话,摇摇头道:“陛下,千万不要这样看待臣子们,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窃以为,千秋功罪,后人评述。” 李世民听的傻眼了,瞪着李诚好一阵才摇头道:“自成之才,旷古绝今。”实在是找不到模板来形容李诚了,历史上就没这样的人物。文武双绝,说的就是李诚这种人啊。文可以出口成章,武可以冲锋陷阵。 “陛下过誉了,臣所学皆小道也。陛下将一生所学融会贯通,才有气吞天下的天可汗啊。”不就是商业互吹么?我会啊!李诚这马屁拍的是一点都不手软,李世民果然龙颜大悦。 “不提这些了,自成,还是说说船舶司的事情。”李世民把话题又兜回来了,李诚点点头道:“陛下,船舶司不妨更名为市舶司,专司海贸。另设海巡检,船厂拍卖民营。只有事关朝廷战略安全的物资,朝廷才介入。” 李世民听明白了,点点头道:“善,然则哪些物资,关乎朝廷战略安全呢?” 李诚打心里还是很佩服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真的不容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开元盛世比起贞观盛世,那差的多了。李隆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唐朝的问题,并且在晚年一手摧毁了自己构建的盛世。 “盐、铁、粮食。其实就算臣不说,陛下心里也有数。只不过,有的事情,陛下也无能为力。”李诚笑了笑,表示他能理解李世民的苦衷。李二点点头:“自成知朕啊。” 这话没毛病,不了解李世民,就不会在少府监努力的提高钢铁产量,也不会搞一个盐场出来。关中的盐,在此之前,多数来自解州的池盐。而解州的池盐,而解州池盐的控制权,因为没有专项管制,则多数掌握在地方豪强之手。 唐睿宗的时候,左拾遗刘彤提出设置盐铁之官,就是想收盐铁之利为国用,而不是肥了地方士族豪强。解州(今山西运城)的盐,在唐朝一直占据了重大的市场份额。 李诚以盐田晒盐,得到的盐就质量而言,远胜解州的池盐。加上价格的优势,可以说很轻松的就占领了辽东、黄河两岸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