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养女送子在线阅读 - 第26节

第26节

    回家的路上,贾敏果然一脸郁郁:“母亲也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想要让我将贾珠带回林家,让你们的父亲好好教导。”

    这才过去几年?母亲竟然忘了王氏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还想让她的丈夫提携二房的子嗣。

    想都不要想!

    贾敏可不是那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既然讨厌二房,就绝不会再与二房扯上任何关系。

    哪怕是二房的孩子也不行!

    母子三人乘兴而去,却都败兴而归。

    回到家的时候,表情都不怎么好。

    林如海今日公务少,想着夫人今日到荣国府参加大房的宴会,一旦出点儿什么意外就可能无法按时回来。与上司说了下后,便提前回了家。

    如今见着夫人孩子回来,立刻迎了上去。

    但下一刻,便注意到他们的脸色并不好看:“今日不是去参加大房庶女的抓周宴?这不是好事,怎么你们一个个的全都不高兴?”

    贾敏等不及换衣裳,便拉着林如海走到一旁坐下,将今日发生的事告诉了他。

    说完,有些难过地开口:“母亲既然都能为了二房的珠哥儿开口找我,只怕她对琏儿是真的放弃了。”

    遥想当年,贾母为了琏儿,还曾打过小麒麟的主意呢。

    这才几年?

    林如海倒是比贾敏更容易接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荣国府长房不但失了圣心,还将在各位皇子案头留了一笔,日后定然前路荆棘丛生,难以突围。

    反倒是二房有了珠哥儿,只要不出意外,靠着贾政在皇上那儿留下的好印象,以及王家、李祭酒的帮扶,以后定然前程似锦。

    老太太一向为荣国府考虑,偏向二房也是理所当然。”

    虽然冷漠无情了些,但作为一个家族的掌舵人,理智清醒地判断时局是十分必要的。

    贾母唯一做错的,也就只有对贾琏放弃得太干脆这一点。

    但这样的话,林如海自然是不能和贾敏说的。

    林如海想了想,问道:“你对贾珠那孩子是什么看法?虽然我对荣国府二房不怎么喜欢,但孩子到底是无辜的,夫人若是不介意,可以答应老夫人的要求。”

    虽然膈应,但荣国府到底是夫人的娘家,她总是盼着荣国府好的。

    贾敏听了林如海的话,果然有些犹豫。

    但没多久,她仍是摇了摇头:“既然老太太说了珠哥儿明年下场十有八九能考中秀才,我们没必要多此一举。真有需要,等他考完再看吧。”

    林如海想了想,点头:“说来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与我还是同年呢,虽然他名次不及我,但论教学生的本事,我定然不如他。贾珠有他提点,明年的乡试确实稳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便撇开了这个话题。

    林如海想起一件事,笑着将林柳叫到面前:“今儿我得到了一个消息,犹豫之后,仍是觉得应该告诉你。”

    林柳疑惑地看着林如海:“什么消息?”

    “林大之前过来传话,说是张氏前不久查出有孕。”林如海伸手摸了下女儿的头,“是因为你吧小麒麟?”

    林柳眉心一跳,犹豫后点了点头。

    林如海舒了口气,笑道:“看来这次张氏定能得偿所愿,以后也不至于再因为子嗣问题受到夫家磋磨了。”

    贾敏心里还是有些别扭,低着头没说话。

    林柳也松了口气:“这样挺好。”

    到底是她生母,自然还是盼着她好的。

    小龟龄不知道张氏是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没人搭理他,噘了噘嘴,扭头跑去了双胞胎的屋子。

    -

    贾珠的父母虽然让人一言难尽,但他的才学还是很不错的。

    李祭酒说他下场十有八九能考中秀才,他回到金陵后,便果真考了一个秀才的功名回来。

    据说他也下场考了举人,只是积累不够,没能得中举人。

    但即使只是秀才,也足够让荣国府上下高兴的了。

    贾珠刚回到京城,贾母便大摆筵席,将荣国府的亲朋好友全都请到府上庆祝。

    贾珠似乎对这样的场景不太习惯,只在宴席上露了个面,便回了院子。

    有人问贾政,他便高兴地说道:“珠儿三年后想要下场考举人,却苦恼于积累不够,所以一心苦读,希望能多看点书。”

    这话一出,顿时引来无数宾客的惊叹。

    贾政觉得面上有光,宴会后又去贾珠的屋子对其勉励了一番,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争取三年后一举考中拿下举人功名。

    贾珠顿觉压力山大,却又不敢拒绝,只能加倍地努力读书。

    贾珠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王夫人。

    因为贾珠不但考了一个秀才回来,同时还带回来了王夫人远嫁到金陵薛家的妹妹的消息。

    听说,就在贾珠出了考场当天,薛姨妈生了一个女儿。

    王夫人最信神佛,听后只觉巧合,立时对这个刚出生的外甥女生出了几分喜爱。

    贾珠考中秀才,对荣国府二房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便是贾母对二房愈发看重,不但荣国府的资源开始向二房倾斜,就连荣国府的管家权,贾母也移交了一部分给王夫人——

    虽然王夫人能插手的地方有限,做的活儿也和原著中王熙凤做的那些差不多,跟像是给贾母打下手,但这对王夫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王夫人以前可是丁点儿管家权都插不上手的。

    贾母一直将管家权捏在手上,只有贾赦原配还在世的时候,移交过一段时间给这个长房长媳。

    如今贾母既然愿意将管家权交给王夫人,本身就是一种讯号——

    贾母放弃长房,开始培养二房了。

    这叫王夫人如何不高兴?如何不兴奋?

    贾珠考中秀才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一点:就在贾珠回到京城后,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夫人,便在参加宴会的时候传递出讯号,说是李祭酒同意了贾珠与他独女李纨的婚事。

    王夫人虽然对李纨这个儿媳不太满意——

    可能是因为贾敏,也可能是因为她天生就对这种擅长舞文弄墨的才女就不大喜欢。

    儿媳妇到底与小姑子不同,见到贾敏的时候,王氏只会觉得自卑嫉妒,但见到儿媳妇,王氏却立刻想到了她身为国子监祭酒的父亲,想到了儿子未来的前程。

    更何况,贾母对李纨这个孙媳妇那是相当满意。

    哪怕是为了讨好贾母,王夫人也不可能拒绝这门婚事,更不会说出这婚事的半点儿不好来。

    所以王氏对李纨的态度,至少面儿上还是非常热情的。

    贾珠的婚事定下了,只比贾珠小两岁的元春的婚事,也有了着落——

    因为贾珠考上秀才,也因为贾珠的婚事,许多清流大臣也向元春投来了橄榄枝。

    贾母精挑细选之后,最后在其中三家犹豫不决。

    想着女婿也是科举出身,女儿平日的交际对象也大多是文臣家眷,应当对这些好儿郎家里的情况更了解,贾母便特意让人给贾敏递来口信,请贾敏帮忙参详一二。

    王夫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手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可惜贾母连个眼神都没给王氏,直接拉着贾敏就开始打听这三户人家的好坏。

    贾敏虽然不想与二房接触,但到底事关侄女儿的终身大事,她也没有隐瞒,直接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了贾母。

    “母亲选的三家,父辈的官职相差不大,没什么可挑的。”

    “只是这三个郎君的差别却有些大,赵家长子虽然也在他家族学读书,但不务正业,气走了好些个老师,以后想必没什么好前程。不过赵家家风不错,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

    “李家郎君读书不错,听说三年后要下场,打算从童生一路考到举人。其父兄也都擅长读书,以后进入朝堂也不至于没个臂膀。只是家风不太好,父辈兄弟房中妾室全都不少于五人,还闹出过宠妾灭妻的丑闻。”

    “钱家勋贵转型,人脉有些单薄,且这位郎君天赋有限,一辈子怕也只能考个举人。据说表姐表妹好些个都在府上住着,与他关系也好。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富贵了。”

    贾敏一个一个地,将三位人选的优劣都说了个清楚,没有半点藏私。

    贾母相信女儿,低头分析其中优劣,半晌后冷不丁问了一句:“敏儿觉得哪一位郎君更适合元春?”

    贾敏吓了一跳,转头看向旁边气得不行的王氏,笑道:“母亲说笑了,这问题可不能问我,您该叫元春过来,问问她是什么看法。实在不行,二嫂不也在这儿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嫂的意见可比女儿重要多了。”

    虽然厌恶王氏,但她不至于在元春的婚事上让王氏没脸。

    贾母看了王氏一眼,忍不住揉了下眉心,叹气后直接叫来鸳鸯:“你去将元春叫来,就说我有事找她。若她问起缘由,你可透露一二,让她做好准备。”

    贾敏自知自己已经不适合再待在这儿,立刻起身告辞。

    贾母也不多留,忙让身边丫鬟送贾敏出府。

    贾敏回家没几天,便听说元春的婚事已经定了下来——

    贾敏原本以为元春的婚事人选不是赵家长子,便是李家儿郎,谁能想到荣国府最后定下的却是最不可能的钱家。

    听到消息的时候,她都惊了。

    林柳不懂其中弯弯绕,不免觉得疑惑,毕竟在她眼里,这三个成婚人选那是一个赛一个的不堪,若是让她选择,她只怕一个也看不上。

    贾敏解释道:“母亲挑选出这三人,能看出是真的在为二房考虑。赵家听起来条件不怎么好,对元春来说却极好。”

    赵家四十无子才能纳妾,元春若是嫁进去,只要生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可就顺心了。

    “若说赵家是为元春准备的最好人选,那李家则是为贾珠准备的优质帮手。若贾李两家联姻,贾珠以后进入朝堂的帮手也多了几个。”

    “唯有钱家,就像是他们的姓氏一样,就只剩下钱这一个好处。”贾敏皱眉,“这一听,就不想是母亲的选择,只怕最后做决定的是王氏。”

    毕竟王氏爱财又短视,她在嫁人之前就已经知道了。

    就是可惜了元春,也可惜母亲的一片用心。

    林柳虽然仍不觉得这三个人选优秀,但正如贾敏所言,这三个联姻人选当中,钱家这位绝对是最差的。

    但这到底是二房的事,林家可不愿多掺和,于是很快就直接将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如今对林家最重要的,还是林龟龄小朋友——

    今年五岁的林龟龄,终于到了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年纪。

    众所周知,国子监一个月才放一次假。

    而且,哪怕学生年纪小,也只能带一个书童或仆从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