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屋外的蝉鸣越发让人心烦意乱,屋内冰炉上的寒气袅袅而上。 外面是炙热,屋内却是森冷。 盛宣知只觉得浑身冰冷,却又不得不端端正正地坐着。 “你信他?”范阁老好似一下老了十岁,面容灰败,脊背佝偻。 太子殿下和他目光相对,两人各自从对方的眼中读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荒谬啊,大梁百年大业不曾闻如此荒唐之事。”范知春双手微微颤动,一只手扶着案桌才能站稳,“虺蜴为心,豺狼成性,包藏祸心。” “他残害忠良,近狎邪僻,我不曾阻止,他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我也未出一声,却不料人心之大,蛇象尤不足。天地不容,其心可诛。” 范知春痛心疾首,字字泣血,眼睛通红,像是要淌出血来。他辅佐大梁一辈子,从弱冠少年到古稀老人,兢兢业业,不曾出错一步,却不料当朝坐着的人却是这种狼心狗肺的无德无能之人。 “我不相信,可我不得不信”盛宣知来到他身边,一张脸崩得紧紧的,伸手扶住他,把人安置在座椅上,“我今日去了火/器营,李波说过只有他一人抄录过火/药方子。” “邹明恩来信中也早已说明,大辽一年半前就有了火/药配方,老师不是也怀疑过,辽军此次进军为何时间如此奇怪吗?” 盛宣知感觉到握着自己手臂的手在收紧,甚至能听到手指摩擦衣服的刺耳声。 可他丝毫感觉不到疼,只是面无表情地继续说着。 “如今大梁内乱起于萧墙,大辽算准我们无暇北顾,这才悍然发动战争,而且他按下不发折子,未必是已经投敌,也许只是想先腾出手来扶崇王上位。” “国之将亡,老而不死,大梁不幸。”范知春闻言嘲讽,他已经收敛了脸上愤怒的神情,平静说道,“大厦将倾,岌岌可危,还盯着这一亩三分田,可笑。” 盛宣知眉眼低垂,他对官家本就不抱希望,听闻他卖国也不过是愤怒大过悲凉,从东宫到政事堂心绪也都平复下来了。 “雁门一旦攻破,汴京便可长驱直入。”盛宣知指着墙上的舆图,皱眉说道,“邹明恩说他可以撑十天,那便是十天。” 他这么说实则是给太子十天处理汴京内乱的时间,逼迫太子果断处理好此事,汴京必须让所有兵力增援太原。 “没有政令枢密院也不能出兵,景王遗留下的兵权又是四分五裂,无人可以号令,太原百姓不能因为宫廷内帏之事无辜遭遇战乱。”盛宣知平静说着,“不如让崇王先上位。” “不可。”范知春断然拒绝,“你只要退了这步,他们不会给你机会的。” 他沉默片刻,抬起头来,盯着盛宣知,冷静说道:“皇后给你的玉佩你带着吗?” 盛宣知不解地看着他,点点头。 “和夏及晨马上出宫去珞郊大营。”他起身说道,“这是夏家老侯爷在世时的亲兵令,交给珞郊大营的淳于将军便是。” “淳于将军不是官家亲信吗?”盛宣知脸上一惊。珞郊大营拱卫汴京安全,乃是官家最为信任的人掌握。 “他这种性格,不众叛亲离已经是不错了。”范知春冷笑,“淳于将军性格刚直,最不容奸佞误国之事,你只管把这事说给他听,他知道要怎么做。” “现在就走!”范知春显然心中已有了全盘计划,果断把人推向门口。 “老师要做什么?”盛宣知反手抓住他的手,认真问道。 范知春注视着面前挺身玉立的太子殿下。殿下是这样聪明,只要一句话就能猜到别人的意图。 “不是替你做这事,是替大梁,是替黎明百姓。”范知春把自己的时候坚定地挣脱出来。 “他们只听你的,去吧,太子妃我会让人送到范府的。” 站在门口的太子殿下一双手微微颤动,脸上露出不赞同之色:“若老师要做这样的事,便由我亲自去做,不需要脏了老师的手。” “胡说什么,没有你想的这么严重,大梁现在不能乱。”范知春笑,“之前都让你捷足先登,这次交给我,去吧,速去速决,太原拖不起。” 盛宣知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却一点也看不清他的想法,他第一次看不透一个人,看不清一个人的想法,更令他挫败的是,这个人是教导自己二十年的老师。 “我不去范府,我要在东宫等你。”大门被推开,苏锦瑟站在门口看着盛宣知。 门口都是突然出现的东宫的人,领头的人赫然是翠华提着一根烧火棍,警惕地看着周围 。 她紧抿着唇:“我让吉祥去找你,她说你来政事堂了,我问了欧阳泛流,他告诉我一些事情,我不放心,只好带人来找你了。” “胡闹,你在东宫,殿下只会分心。”范知春怒斥。 苏锦瑟的视线移到他身上:“我若是走了才会令人警觉,我留在东宫才会是一个最好的靶子,世人谁不知太子殿下非常非常喜欢我,他怎么会抛下我,我若是去了范府便露馅了。” 她盯着盛宣知,说的大胆又自信,毫无畏惧或羞怯。 盛宣知迎着她的视线,突然笑了起来。 “你,你个小丫头,不知羞,你现在身子重,不方便,只要让你宫内的丫鬟假扮你,不碍事的。”范知春忍不住笑了一声这才板起脸来教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