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洛阳城风雨欲来
何进是事后才得知的。 面对袁绍擅自做主,他很是愤怒。 你不是让他们摇旗呐喊,要清君侧吗? 但是在几百里,几千里外喊有什么用? 他何进就要让他们率领人马来洛阳,他倒要看看那些人手握军权的大佬来了,到底谁会更慌。 手握五万禁军的何进,就算外地的那些军方大佬进入洛阳,他何进也有底气面对。何况他还是大将军,掌天下兵马,那些军方大佬来到洛阳,都要听命于他。 袁绍也没想到,何进会突然如此激进。原本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地方军队,都不能进入洛阳百里内,有擅自带兵进入洛阳百里内的,都会被视为谋反。 何进这一招,的确打了士大夫们一个措手不及。 做为京官,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外地军方大佬进入洛阳,这些军方大佬都是大老粗一个,根本不会遵守他们士大夫定下的游戏规则。 他们现在还可以影响何进,但是当地方的军阀进入洛阳后,那就是看谁的拳头大,听谁的了。 所以一见何进真的要招董卓丁原等人进入洛阳,太傅袁隗为首的士大夫,马上就站出来阻止何进这种疯狂的行为。 而袁隗等人站出来阻止自己召董卓丁原进京,正中何进下怀。 作为大将军,现在洛阳城内的军队,都是何进掌控。 虽然是何进主动召唤董卓等军阀进入洛阳,但是何进同样不希望真的在洛阳看到董卓丁原。虽然名义上董卓丁原是要听从他这个大将军的命令,但还是会增加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这一步不过是何进借着袁绍的手,以退为进。 如此一来,何进倒要看看袁绍他们,还要怎么逼迫他去杀宦官。 “本初啊,不是我不想杀宦官,是我母亲舞阳君,还有太后不同意我杀宦官,而我要召董卓他们进京帮我杀宦官,但是你叔父袁太傅他们又不同意我召董卓他们进京。我现在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在董卓距离洛阳还有三百里的时候,何进马上又下了一道指令,让董卓他们原地待命,没有召命,不得再往前踏一步。 这场游戏,到目前为止,似乎正在被何进慢慢接管,其他人都只能成为何进的陪玩。 只是何进忘记了,张让赵忠等中常侍,他们的实力虽然和之前无法相比,但受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经营了几十年的权利核心,他们总是会有所保留,不可能真的将一切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样的话他们早就都死了。 本来就因为何进犹豫不决,进而开始怀疑,没有安全感的宦官,在得知何进要召董卓等人进京诛杀自己的时候,就彻底站到了何进的对立面。 何进自己的目的,不可能和别人讲。他不说张让赵忠等人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 只以为何进真的是迫于太后、舞阳君的压力,不敢亲自动手杀他们,所以才召唤董卓丁原进京。 皇宫内,张让赵忠等人每天都聚集在一起密谋。 “何进已然成为袁隗等人手中的刀,我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不然我等也会如董重蹇硕一样,死于何进之手。”赵忠压低声音说道。 在以前,皇宫内就是他们说了算,但是现在就是他们,也不知道皇宫内,有多少人是何进袁绍等人安插进来的。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可以相信的人会越来越少。 “可是蹇硕已死,我们手中已经没了兵权,现在要如何?”段珪说道。 大汉朝的宦官能力,远远高于后世那些头太监,他们文能参与朝政,武能带兵打战,学识渊博,不输于那些朝廷大臣,不然也不会成为天子内廷的重要参与者。 张让赵忠在自投黄河之前,更是对刘辩刘协说道,他们今日死后,将天下大乱。 两人显然已经预见到了日后,皇帝将会成为大臣的傀儡。没有了他们这些宦官的帮助,皇帝将再也无法抗衡那些手握重兵的权臣。 刘辩被废,刘协做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最后不得不将皇位让给曹操的儿子曹丕。 如果张让等人一直活着,有他们的帮助,他们可以等到刘辩刘协长大之后,帮助他们夺回权利。 “何进不足与谋,我等因当拉拢车骑将军。”作为何进的同乡,郭盛也已经不敢对何进抱有希望,但是他还可以将希望放在何苗身上。 至少从目前看来,何苗是站在他们宦官这边的。 “杀了何进,我们在推何苗为大将军。”张让说道。 政治上是没有感情的,是冰冷的。很多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当初他们会帮助何进何太后,也是因为自身的利益。 如今在他们步步退让,何进还是步步紧逼,他们肯定要反抗。 只有杀了何进,让何苗当上大将军,他们这些宦官才有可能安稳的度过后面的十年,等待刘辩长大成人。 张让的话,得到了郭盛赵忠等中常侍的一致同意。 但是他们现在手中没了兵权,何进手握重兵,不是他们想杀就能杀的。 “要杀何进,只能在这皇宫内。”赵忠说道。 虽然何进手握重兵,但是每次进入皇宫的时候,何进最多也就只能带几十个护卫,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人。 虽然张让赵忠等人今时不同往日,但是在皇宫内还能是拉出一千多人。 他们只有在这皇宫内,才能杀掉何进。 如此大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他们必须要有周祥的计划,保证能够万无一失,如果失手,那么他们所有人都会被杀。 皇宫内阴云密布,皇宫外潮流汹涌,董卓丁原等军阀,都已经在洛阳三百里外停下。 董卓虽然被勒令只能携带三千兵马,但是这三千都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骑兵,战力无双。 三百里对于他们来说,一日即可兵临洛阳城下。 看似风平浪静的洛阳城,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赵徽和徐庶等人,每日还在民房中高谈阔论。 “中华你可能看到,这天下未来将会如何?”崔钧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