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惊天猛料
蔡邕深呼吸了一口,左右扫视两眼,似乎挺迟钝地多想了三五秒,才低声缓缓叹息: “这些逆信内容,有理有据,前因后果严丝合缝,我相信是真的……或许原件是被张鲁烧毁,又或许你们是从知情人口中拷问出这些内容,再形成文字的吧。 给我点时间,要跟那些家常信笔迹相似,倒也不难——你不急吧?我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想看蜀地有那么多汉室宗亲常年自相残杀。” 不想看汉室宗亲之间“常年自相残杀”,跟不想看“自相残杀”,当然不是一回事。 李素是人精,显然听得出来其中区别。 后一种表述,才是不希望刘焉和刘备兵戎相见;而前一种表述,则是“如果要动手,就赶快分出胜负,占据大义的一方尽快干净利落秒杀掉理亏的一方,好让百姓少受点苦”。 让该死的军阀加速死亡,长痛不如短痛,也是对百姓的重大功德,蔡邕真心是这么想的。 事到如今,蔡邕心里清楚:刘焉显然是有逾制和割据之心的,差别只是这种行径有没有到公然谋反的程度罢了,那就推他一把吧。 李素察言观色,等对方内心挣扎得差不多了,才恰到好处地一张一弛:“我不急,镇西将军更是什么都不知道,泰山可以慢慢考虑。 何况,这种事情本来就不能操切,就算有了笔迹非常神似的逆信,也得有恰到好处的时机来递送、并且让宗正景升公机缘巧合问到泰山如何对比辨认字迹的计策……慢慢来好了。” 蔡邕松了口气:“我也是这么想的,不怕贤婿笑话,我如今这官职,比贤婿还人微言轻,冒然去找景升贤弟,难免惹人疑惑。 六月份的时候,侍中董扶重病不起,如今已经卧床月余,上个月大将军及其心腹、少府王子师,还跟我透了个气,说准备以调任外官不至留中之法,升我为侍中。 贤婿与镇西将军若是不急,我看可以在南阳称病不前、拖延月余,待我先把这些书信仿好、又不着行迹跟景升贤弟谈过‘如何对比鉴定书证真伪’,贤婿再进京向陛下报捷,也不迟。” (注:蔡邕已经55岁,刘表现在是48岁,所以是贤弟) 李素听了,也不由微微改变了对蔡邕的看法。 不能把他当成纯粹的老学究或者大儒啊! 没想到,回朝为官还不到半年,蔡邕当年那些当了十几年京官的政治敏锐度就又回来了,这办事看起来很有条理章法嘛,思路也挺清晰的。 或许这才是积年京官该有的水平。 可这样一个有政治敏感的人,历史上怎么就会在董卓死的时候脑子一抽不知察言观色呢? 李素连忙改口:“泰山思虑缜密,那就依泰山之见。而且,倒是我唐突失礼了,叙谈许久,竟还未及问到泰山现居何职……我在南阳时,打探到的消息,还说大将军任命泰山为侍御史。没想到再有月余就能升侍中了?真是可喜可贺。” 见了准岳父,一上来就聊机密大事,竟连对方做到什么官都不关心,严格来说还是挺不孝的。 侍御史才正六百石,而侍中有比两千石,这中间差得可太远了,估计现在蔡邕至少已经爬到比千石了,然后才有可能够一够侍中,否则不可能飞跃上去的。 哪怕原本历史上董卓提拔蔡邕,也得“两月之间,周历三台”,各种巧立名目利用官场潜规则,才把六百石的人升到比两千。 蔡邕也尴尬一笑,这才有机会说这些家常事儿:“也没什么,就算做到侍中,品秩也不及贤婿的使中郎将。侍御史是三月份我回朝时的官职,六月时我升了尚书,在少府礼曹,离侍中的品秩还是差得很远的。 所以,王少府才迎合大将军之意,想出了‘调任外官不至留中’的老办法,让我下个月先以礼曹尚书外放巴郡太守,然后以道路不通无法到任为由,留中改任侍中,那样品秩就差不多了。” 蔡邕提到的这个掩人耳目快速升官法,外行看官或许有些懵逼,但稍微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因为汉朝的制度,地方官员的品秩其实是比京官虚高很多的。尚书之类的职务,因为是少府的属官,品秩较低,但实权很重,早期尚书才六百石,后来也就到比千石。 如果直接从尚书升到侍中,那就太难操作了,容易引起朝中其他论资排辈者的敌视——别小看这种敌视,在朝廷里,方方面面的感受都照顾到,也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何进是大将军,也要兼顾。 所以,历史上在189年和190年这两年里,朝廷里有一个办法,叫做“假装把一个尚书级别的人外放巴郡太守,但实际上无法赴任,然后就可以顺势转为九卿级别的高官”。 因为外官品秩再高是不会拉京官仇恨的。 为什么是巴郡呢? 因为原本历史上,这两年里,只有巴郡这个地方,被张鲁隔绝汉使; 同时张鲁隔绝之前、朝廷又知道旧的太守被巴西贼甘宁杀害了,那里没有太守; 而且就算张鲁让开路,巴郡还有板楯蛮造反未曾平定,所以巴郡太守怎么都是不可能上任的。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老天爷给李素开挂,而是历史本来就如此——有两个铁证,在董卓掌权时,董卓甚至几乎同时任命蔡邕和许靖为巴郡太守,一官二任只相隔了几天时间,差点儿没闹出笑话来。 但随即蔡邕就以“无法上任”为由,补偿给了他一个跟巴郡太守品秩差不多的侍中。 而许靖也以同样理由补偿成了尚书令——而许靖被任命为巴郡太守之前,他只是尚书“郎”,一个郎字和一个令字,品秩差了不知多少呢。 然后朝臣们才看明白董卓的操作:这是不想让这俩货升得太快招人恨呢。 说白了,巴郡太守就是如今朝臣的一个过桥遮羞垃圾桶,让关系户们可以快速走完“六百石京官-两千石外官-因为没法上任-补偿你一个两千石京官”这条捷径。 但是,李素杀出来了!历史在这里就发生了一个拐点。 张鲁已经被刘备干掉了,板楯蛮也被花钱收降了,甘宁也被俘虏了! 只要李素出现,他什么时候出现,就宣告了什么时候巴郡太守可以成功上任! 得到了准岳父的内幕消息后,李素瞬间就调整了他的战略,改口劝道: “既如此……我看泰山也不必等大将军调任您为侍中了——大将军不是要先调任泰山为巴郡太守、而后以无法上任为由才留中改任么? 小婿愿意算好时间,等大将军前一道巴郡太守的调令下发后、而后续一道留中调令还未发出时,中间这个时间差,抵达京师、向陛下报捷、告知汉中、巴郡均已平定,巴郡太守可以上任! 而且小婿也是为泰山好,侍中之职,原本或许清贵,但最近接任侍中之职,却不太吉利,因为那个刚病重卸任的董侍中,可是牵连到了刘焉逆案当中。” 嘿嘿嘿,何进和王允也学董卓,想把巴郡太守这个没法当的虚职当成过桥遮羞的垃圾桶,这下玩脱了吧! (以何进的智商,估计想不出这种官场操作,他和董卓用了同样的招数,可能都是少府王允教他们的) 蔡邕听了,眼神瞬间一亮。 他当然也想回来做官,但眼下京城的局面看起来就不太稳当,能做外官肯定比做京官舒坦。 要是能真的当两千石的大郡太守,不比侍中舒服?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巴郡原先到不了,贤婿来了,不就能到了么!好好好,那我们调整一下时间,贤婿还是先回南阳伊阙关外装病……半个月吧。等大将军假装外放我为巴郡太守的调令一下来,我立刻快马通知贤婿,贤婿再快马兼程进京。 对了,贤婿刚才还说,那董扶董侍中也牵连了刘焉逆案,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怪我刚才没仔细看全部逆信和口供。既然要相助贤婿成此事,不如趁此机会,把所有涉及刘焉同党的证据都先验看一遍,我也好有心理准备,知道近期朝中哪些人还可亲近,哪些要保持距离。” 蔡邕这是想尽快把跟刘焉有牵连的人挑出来,这几个月尽量撇清关系尽量不要交往,免得外放之前的最后关头落下什么把柄翻车。 他现在可是无比珍惜去外郡当太守的机会。 李素便再次把刚才那些书信、供词仔细排列,还亲自指点他验看。 其实在朝廷中枢、牵连到刘焉逆案的人也不多,主要就是董扶,罪证无非也是刘焉伪信里写的那些谶纬预言,什么董扶告诉他“益州有天子气”,“令世侄吴懿之妹贵不可言,可为三公子良配”之类大逆不道的话。 蔡邕看了之后,气得发抖:“这董扶!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对刘焉说这种劝人大逆的话,看样子他是不得在病床上善终了。 嗯?这里还提到,刘焉确实听信此言,为他三子刘瑁定亲了吴懿之妹……那吴懿不是吴班的族弟么,吴班之父吴匡,岂不是也牵涉到了逆案之中?吴匡可是大将军麾下执掌京城卫军的心腹啊,他与张璋二人各掌一半京城兵马。” 听蔡邕冷不丁说出这条人际关系时,连李素都忍不住吓了一跳:什么?吴懿居然是吴匡的侄儿? 他前世看三国,有点灯下黑了,一直觉得吴懿不过是蜀中重臣,跟雒阳的朝廷中枢应该没什么关联。被蔡邕一提醒,才注意到其中竟然还有这样一层亲戚。 这吴匡可也是董卓屯何进势力时的关键棋子啊。 正史上何进被宦官杀害后,光靠袁绍和曹操那点保护何进的贴身保镖,根本是攻不下皇城也杀不了宦官的。真正攻打皇宫的主力,就是吴匡的部队。 而董卓和少帝回京之后,要吞并何进的嫡系人马,拉拢的主要对象就是吴匡和张璋。是这两人被董卓吓住、笼络住之后,董卓才压倒了雒阳本地军队。 而且吴匡和张璋还在何进死后,把跟他不和的弟弟何苗定性为“谋兄之贼”,杀了何苗,才导致何进势力彻底没了主心骨,不得不崩塌依附董卓。 没想到这么一个关键的京师统兵将领,居然也可以牵扯到刘焉逆案中! 吴匡已故的亲哥哥,现在成了刘焉的儿女亲家!还有人说吴匡那个侄女儿有皇后之相! 这个猛料提前几年爆了出来,可不得了啊。 李素的大脑飞快运转起来:这条额外的消息,要如何利用?要不要把“刘焉说吴懿之妹贵不可言”那封信抽掉?还是按照原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