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谢夫人叫戚秋来倒也没有别的事,该说的她都跟谢殊说过了,谢殊心里自然有数。 把宁贵妃赏赐给戚秋的那份首饰拿给戚秋之后,便挥了挥手,将他们两个打发出来了。 寝殿里烧着炭火,处处透着闷热,外面倒是寒气四溢,即使挂着日头却也无济于事。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在宫道上,高高的阁楼遮住外面的光景,听着时不时传来的滴水声,戚秋竟越发紧张起来,心越跳越快,她有些不自在地低着头。 谢殊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走着走着就想同手同脚,他面色红润,几番清了清嗓子,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朔风阵阵,湿润的潮气萦绕在鼻尖,宫檐被雨水冲刷得干净,大雁在四方的天上掠过。 明明寒风犹在,两人的手心却都冒了汗。 好在这阵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跨过了宫门,谢殊率先停下了步子。 戚秋也跟着停了下来。 这处地方没什么人经过,倒也安静,耳边只剩下瓦檐上积水落下时的声响。 谢殊又不尴不尬的清了一下嗓子,声音却依旧有些沙哑,他停顿了好一会,这才低声的,艰涩的问:“昨晚的事……你不会反悔吧。” 檐下的六角灯笼被雨水淋湿,这会坠在头顶,还再往下面滴水。 戚秋楞了一下。 她这会心慌慌的跳,脑子也有些混沌,顿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虽不知谢殊为何口出此言,她还是轻轻地承诺他,“不会。” 谢殊昨晚听着外面打雷下雨的声音,一夜没睡,就怕戚秋今日会反悔。 他憋了一路,想问又不敢,最后还是没忍住。 “那……”日光闪烁,谢殊垂眸看着戚秋,低声说:“你说好要给我的荷包呢?” 谢殊今日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这个戚秋昨日说好了的荷包。 第109章 芮姜 一起说说话 红墙外探出一枝树梢,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青色,雨水挂在枝头,滴滴下落。 谢殊站在殿内,一身用金丝线勾勒云纹的月牙白锦袍将眉眼压得温和,那双眼廓冷淡的双眸时不时地抬起,眼角轻挑,看着外面湿漉漉的宫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戚秋那晚承诺送给他的那个鸳鸯荷包,其实还并没有绣好,前两日问戚秋要时,戚秋答应绣好后今日会给他送过来。 他天还未亮就起了身,坐在窗边一等就是两个时辰,旁边还摆着一壶空茶。 虽然永乐宫和长安宫离的并不远,但这毕竟是在宫里,戚秋和谢殊在这两日私自见面的时候并不多。 谢殊垂手坐了一会儿,也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笑意微敛,单薄冷淡的眼皮轻垂。 他生的冷淡薄情,鼻梁高挺,肤色冷白,锋利清晰的下颚线让他看起来更加不近人情,不苟言笑时总是让人心颤。 东昨进来时便瞧见谢殊这副神色,心惊肉跳的,也不知人是怎么了。 他也没功夫多想,微喘着气,绕过屏风,走过来和谢殊说话,“公子,按照您的吩咐,锦衣卫以排查刺客为缘由,从府上调走了一队人,一些人果然坐不住了。方才锦衣卫来报,说是有贼人袭击锦衣卫,将王严和尚宫燕给救走了。” 谢殊轻抬起眸子,手指摸上一旁的茶盏,没有说话。 东昨继续说:“此事闹的很大,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此事,现在王爷已经去了锦衣卫府,陛下此时也已经知晓了此事。” 谢殊这才问:“陛下怎么说?” 谢殊此时人虽然在宫里,可长安宫离御书房比较远,有什么事也传不过来,只能让东昨去打听。 东昨道:“陛下大怒,下令彻查。” 谢殊转动着手里的玉扳指,眉眼间不见一丝波澜,片刻后,他颔首道:“派人跟紧王严,别耽误了。” 东昨心里有数,连连点头,“公子放心,该派出去的人都已经派出去了。” 谢殊垂眸,修长的指节弯曲,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没有再说话。 谢殊本想留着王严好好审问,可王严那日吐露的那些东西让他沉思过后起了疑心。 王严好歹出自官宦世家,在襄阳也是大家门户,他好好的公子哥不做,是如何跟周国大皇子搅合在一起,还心甘情愿的为一个亡国皇子卖命,这显然有些说不出去。 自去年开春起,京城风波不断,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是一团迷雾,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以来,事事蹊跷。 虽然王严狡诈,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但说不定能当这个突破口。 所以谢殊打算走一步险棋。 引蛇出洞,须得有诱饵才是。 王严就是那个诱饵。 为了不让幕后之人起疑心,谢殊趁势以调查那晚刺客为由,将不少锦衣卫都调了出去,给足幕后之人动手的机会,毕竟锦衣卫的诏狱地牢可不是别的地方,戒卫森严,高手如云,要是轻而易举将人救出去,便未免让人起疑。 不过这次幕后之人倒挺能沉得住气,他都快出宫了,这才行动。 就在这时,轰隆一声雷响,打破寂静的宫城。 谢殊抬头望去,眼见外面乌云密布,黑云压城,是又要变天的意思。许是临近开春,最近雨水多,昨夜刚又下了一场雨,今日便没完没了的续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