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舞弊若是被发现,除了自己要承担责任外,还会牵连师友,不到片刻,就有同书院的学子被单独叫走复查,同时官员搜寻举荐那名学子的人,官府会给那人记上一笔。 举荐的学子中有人舞弊,还被官府记名,这事儿传出去举荐者名声会骤降,于读书人而言,名声就是他们的命,日后官途如何,全看名声,今日名声有损,来日就无法入朝为官。 真可谓,一人舞弊,全员遭殃。 见识了此人下场后,排在后面的学子借口离开,将身上的作弊之物除掉后再来排队,宁愿进去的晚一些,也不敢存在侥幸心理。 与男子那边的混乱相比,女子一方要平静许多,此次参加科举的都是世家女,她们家中有父兄在朝为官,知道此次科举查的严格,而且考不过没人会说什么,舞弊被发现,那会成为家族之耻,她们肯定不会冒着风险去明知故犯。 天大亮时,所有学子经过搜查,全部进入考场内。 这些学子会按照进入顺序分配考试的房间,小小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床被子以及一个火炉,等人进去后,才会再搬来桌椅。 笔墨纸砚在所有学子入场后一一发放,学子自己磨墨,随后考官会命令考场内的侍卫举着考试题目的牌子走过房间。 学子可通过桌前小窗向外看,一名侍卫负责五个房间,百名侍卫足以将五百学子的房间走遍。 没错,此次参加春闱的学子,只有五百名。 春闱开始时,沈罗珏也已经在宫中开始工作了,她看着参加科举人员的名单,暗自皱眉。 说实话,之前沈罗珏知道这个数字的时候,她有点不敢相信,她以为学子人数不说跟现代高考一样一年一千万,那怎么也得上千才对吧?她已经尽量往低算了。 谁知道算上世家女,统共五百名。 后来沈罗珏才知道,大庄的科举制度和唐朝相似,但又不同,比如唐朝时,科举取士是有大半世家子弟参加的,世家子弟受教育水平高,因此能参加最后春闱的学子也就多,空缺的官职也多一些。 但是大庄的科举,是严禁士族子弟的,故而不管是学子还是空缺官职,都比较少。 自太|祖至今,因每年真正的寒门子弟实在太少,标准放宽到落魄世家子弟可参加,但还是少数,更不要说在参加春闱前,这些学子本就在当地的府学考过试了,应该说每一个来考试的学子,都是已经打败了数百数千人才到这儿的。 而且五百人看似很少,实则朝堂取士更少,自太|祖时期至今,已有百年,每年取士至多不过十五人,少时是零,朝堂没有空缺,当年的春闱直接停了,比如去年就是这个情况。 今年略有不同,因为沈罗珏借着雪灾灾银一事,撸下去不少地方官员,为了填补空缺,今年取士的名额第一次破五十了。 五百人抢五十个官位,这样的概率,怕是以后难寻,毕竟现在朝堂取士多少还在保密,等其他人知道朝堂一年可以取士百余人后,各地送入京城的学子名额肯定会增加许多。 让沈罗珏没想到的是,朝堂取士多少人的消息,竟然没有传出去。 她一开始选定三位考官的时候,就是想着以洪隽的性子,消息多半会传出去,到时候薛直一定会发现洪隽的问题,杨运一直想再升一升,看见功劳,他绝对会上。 到时候洪隽对上御史大夫与吏部尚书,绝对会栽一个大跟头。 谁知道洪隽愣是闭上了嘴。 沈罗珏不认为自己会看错人,洪隽的性子,不是个能藏住的,自从齐王死后,洪隽便一直在心中抵触她,朝堂取士五十的消息传出去,肯定会引起学子间的轩然大波,往年没有中进士的学子,以及今年没来得及参加春闱的学子,怕是会闹上一闹。 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事儿不公平。 沈罗珏都想好了,学子们闹事,她就顺水推舟的同意每年朝堂固定取士五十,反正她还缺少大批量的基层官员,多多益善。 现在洪隽不说话,让沈罗珏的计划卡了个壳。 不过不影响大局,等结果出来后,取士五十的消息传出,终归会有一场闹腾,沈罗珏的目的会达到的。 只是不能借此机会,让洪隽吃个亏,沈罗珏没能做到一箭双雕。 这让沈罗珏想起之前洪家骗她的事,洪家人,怎么都如此诡计多端呢? 洪隽会被眼前利益蛊惑,轻易相信齐王,下场站队夺嫡之事,怎么看也不像个心机深沉的人啊。 沈罗珏想到,这京城可不止一个洪家人。 先不说洪家质子,半个嫡子出身的低调的洪毅,就说那位中书令,也不是好算计的。 沈罗珏写下“洪江”二字,这洪家人位居高位,让她很不爽啊。 洪江这个老狐狸,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一大把年纪,还把儿子当小孩操心呢。 第104章 .可取而代之目的一定会达成…… 沈罗珏想,当初废太子当年被废黜,受了那么大的罪,洪津作为太子太傅外加废太子的外祖父,都能坐得住,可见其心性。 而这洪江和洪津可是洪家两个顶梁柱的人物,洪江平日里不出名,光芒隐在洪津这个嫡出族长之后,可他能得到庄帝这个疑心病的信任,一路坐到中书令的位置,可见其人还是有点本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