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书迷正在阅读:秦皇 完结+番外、圣手仙医、我浇灭了他的火暴 完结+番外、综]女装大佬了解一下 完结+番外、[综英美]蝙蝠游戏 完结+番外、恶毒女配带球跑 完结+番外、惊悚圈顶流在新手村撒野[无限]、将军药别停、将军夜里又出门了 完结+番外、恋爱app之姑娘快赏口血呗
系统说道:“我记得,鲲天绝境的镇门神兽应该是……它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鹏’?” 既是鹏鸟,想选择怎样的形貌,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以这样的形态出现也很正常。 “怪不得锦华尊者竟然会将清延宫交给它来看守,实力如此强盛,怎么可能有修士来犯?”系统感叹道,“没想到,沈安世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我越来越好奇他的为人了。” 白曲却对系统的这些话全然没有察觉,它说道:“对了,主人叫我带一句话——” “一百二十年前初见你时,你不过刚入道。我这才察觉,时间竟过得这样快,转眼间,你就已经是大乘期巅峰的一名气修了。这些年来,我对你的事情也有所耳闻,孤身入道,已是不易,既为女修,更为困难。”一字一顿,语速轻缓,“此时,若我说要听你的往事,实在太过轻浮,索性便不提了。我不善领教这些琐事,便从你的一招一式间慢慢地知晓罢。” “我也想知道,当年那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姑娘,如今行至了何种境界。” 第二十四章 离开龙傲天的第二十四天。…… 云海之中,昏晓难分,偶尔能感受到云中泅着的水汽,可雨是落不到清延宫的。 告别了白曲后,韩雪绍在竹林中散了散心。越往竹林深处走,寒气越深,湿气越重,甚至带着点暴雨前夕的沉闷,她猜想,那大抵是夜露石的特性,能够使周遭的空气像是凝滞的冰河一般变得缓慢——拂开几许竹枝,自竹海中穿过,衣袂上似乎都沾染了翠绿的颜色。 竹林深处,果真有一汪寒池,凝着幽微的浮光,在翠竹的遮蔽下显出沉静的模样。 系统问:“这就是白曲所说的那个会化作巨大玉石的池水么?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啊。” “适逢夜半,它才会显露真正的形貌。”韩雪绍牵着袖摆,微微倾身,递了一缕真气过去,原本毫无波澜的池水忽然沸腾起来,“夜露石是活物,仅凭这一点就已经足够特殊了。” 池水翻涌而起,很快就将那缕真气吞噬殆尽。系统远远地看着,总觉得那昏黑的水底藏着什么东西,那细碎的浪花,还有隐约能够看见的一道道縠纹,不都证明了这一点吗? “这幅场景还挺奇怪的,你好像在喂鱼似的。”系统兴致勃勃地说道,“对了,夜露石原本的相貌是什么样子的?原作里,龙祁从来没见过这种石头,连一丁点的描写都没有。” “如果你想见,待到夜半之时,我倒是可以来一趟。” 说实话,韩雪绍也只是从传闻中听到过,并没有真正见到夜露石的石状。总归无事,此时系统这么一提,她便顺势应了下来,系统听后,还颇有些受宠若惊,说她心情好像不错。 心情不错吗?韩雪绍直起身子,轻轻抚弄着衣襟上的流苏,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认可。 在听到沈安世托白曲转达给她的那段话后,有种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感觉。 韩雪绍听着,想,他竟然还记得,转念又一想,其实倒也并不是很意外。 如果全然不记得百年前的那件事情,沈安世恐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会向她显露清延宫的门庭。毕竟他以前每次都是受邀前往韩家,从来没见过他主动邀请谁来到清延宫做客的。 原本以为只有自己记得,也不抱什么希望,忽然在某天知晓原来对方也因此念念不忘过,尽管不知道那短暂的一段过往在他脑海中究竟停留了多久,不过,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会感到心情舒畅,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韩雪绍松开流苏,任它牵连着玉坠款款地垂下去。 离开竹林后,回到房内,她将隐水带来的东西稍作收整,想了想,并没有将令牌丢弃。 系统看着韩雪绍将犀膏烛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摆弄,便开口说道:“咳,雪雪,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让龙祁赠你一根犀膏烛,结果其他人还因此不满,还刻意疏远了你一段时间吗?书中只是说犀膏烛千金难求,可具体有什么作用,却只字未提。这犀膏烛究竟有何用处?” “对修真者来说,尤其是灵修,识海最为深邃,而相对的,体修的识海却近乎枯竭。”韩雪绍解释道,“你因此也可发觉,其实,识海与丹田中的真气相关联,修为有所提升,能够在识海中下沉的深度就越深。这种感觉,就像是尚未入道之前,以凡人的躯壳入睡,在进入浅眠之际,总会有种下坠的错觉。其实并不是下坠,准确来说,是在识海中向下沉溺。” “凡人也是有识海的,但却很浅,相当于水洼,所以那种下沉的感觉仅仅只会维持一瞬间。”她继续说道,“所谓的修炼,放在识海里,就是一个下沉的过程。无数修真者沉入自己的识海,试图向更深处沉溺,倘若身体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下沉,那就说明触到了瓶颈。” “而犀膏烛,则是从识海中硬生生开拓出一条捷径来,让你直接沉到海底,如此便可直接摸索到向下一层的道路。”说到这里,韩雪绍轻轻叹了一声,“它对凡人来说没有用处,却能够让筑基期的修士一跃进入结丹期,能让化神期巅峰的修士跨过炼虚期的门槛……所以才说是千金难求。然而,刚入道的修士用此物委实浪费,像我这样已是大乘期巅峰的修士,又是最难摸索到渡劫期的。所以你看我之前在客栈的时候,即使用此物,也未能度过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