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全家穿越荒岛搞基建在线阅读 - 第107页

第107页

    白伯解释着,还把那两边的活动板拿起来给他们看,防止他们不知道。

    木板用的是木布雷的木头,它地质硬,不容易被腐朽,踩着这刷了桐油锃亮的木地板上,一点空落落的感觉都没有,白伯和江伯的手艺好到严丝合缝,让人没有吐槽的机会。

    厅堂很空旷,主要该摆的家具还都没有做好,白墙隔断,厅堂后面还有扇门,是专门用来吃饭的地方,窗户不是用的木质窗,而是留出来的什锦窗,八边形的样式。

    后院种的是竹子,到时候坐在这里吃饭,就能观赏到外面的风景,这些看起来错落有致的竹子,全都是江昭慈带着几人把它挖到这里的。

    没想到种下之后,长得比在它们原来的地方还要好。

    做厨房的时候,白伯和江伯还特意征求了江妈的意见,把这厨房做的很空旷,至少能让八九个人一起在这里干活都不觉得拥挤。

    烧饭的炉灶,是按江爸图纸来的,是以前农村老家用过的柴火灶,底下可以塞柴烧火,上面有两个大的锅子,有个安装起来的铁罐子砌在里面,下面开关拧到一边,就有热水流下来。

    江妈是厨房的使用者,她看的最仔细,除了炉灶以外,就是餐具、东西的摆放,江爸和白伯联合做了一个吊顶的柜子,下面也有一排带转角的柜子,旁边有剩余空间的地方是一个大橱柜,专门用来放置碗筷的。

    江妈和江昭慈最喜欢的,就是从炉灶旁边的小门进去以后,那间杂物房,说是杂物房,可之后就要被打造成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吃的。

    关于这间房间的布置,几人还正在商讨中。

    从厨房出去,就是带着栏杆座椅的亭子,可坐在这里,欣赏前面的花圃,穿过亭子后,连接的就是一个茶寮。

    厕所没什么好说的,用的也是江爸的方法,水连接是后院凿的井。

    浴室是按照白伯他们的想法来的,分成前后两间,用墙给隔开,浴室的前面,就跟厨房烧菜一般,有个很大的铁锅,江昭慈都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把它给搬回来的。

    连着后面的墙,有个烧柴火的地方,可以把水给烧热,这真的跟在烧饭没啥区别,上面还有风轮,可以把湿气给排出去,地面铺的青砖,到时候水直接倒在旁边的挖出来的小水沟中。

    一行人走到烧柴火的后面,那里还有扇小门,井就打在那里,方便取水烧火。

    浴室出去后,连着的走廊那里就是间大房子,这是江爸江妈他们用来做手工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因为里面啥也没有。

    厕所旁边有个楼梯,木质的楼梯连着上面的阁楼,旁边的墙上有几个内陷的格子,那是用来放置蜡烛的。

    阁楼上面入目就是一排的栏杆,出口正对的是一个很大的石制阳台,在这个阳台上能够眺望到远方的山川。

    这么大,晒东西、烧烤、玩闹,完全的满足了,至于几人的房间,大家都没有进去看的意思,止步在阳台,靠着栏杆,吹着徐徐的风,江昭慈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快,就可以在岛上拥有一个这么好的屋子。

    方方面面,都被考虑到了,而且这些人真的都是自愿再给他们帮忙的。

    何其有幸,能够遇见他们。

    江妈一路看下来就兴奋的不行,在阳台上大喊着,“今天晚上请你们吃顿好的!”

    必须把好吃好喝的给安排上。

    第52章 . 隧道壁画 象背上的少女、戏弄……

    江昭慈一行人从屋子里出来, 前面本来是黄土地,被收拾平整后,被铺上了青砖。

    青砖大道到后面就变成了小路, 在石子路旁边,是已经开垦好的荒地,用木质篱笆围住外圈,留出个供人通行的出口。

    荒地被划分了区域,每个地方都种植不同的植物。

    江昭慈伸出手指着前面,扭头问大家,“要不我们去那里看看,我好像看见有的菜都已经冒头了。”

    这一句话让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前面的农田,望到那一茬茬已经破土而出的绿色, 也不讨论晚上吃什么东西了,争先恐后的朝农田里奔去。

    以前也不是没有在村里下过农田,但就是这次,特别的不一样。因为不是奔着吃饱这个目的性去的,而是为了沈傅说的那句话,这是块宝地。

    虽说是不埋金来不埋银, 但几个大小伙子, 尤其是王七和齐康两个开船的,在翻地的时候格外卖力, 就想看看这地是不是埋了除金银以外的宝藏。

    结果翻完后, 双手颤颤, 什么东西也没挖到,反而挖出的蚯蚓是一条比一条大,沈傅还摸着胡子在一旁大笑,“都说是块宝地了, 你看这地虫,都比其他的地方要大。”

    在最后一个大字上,他格外加强了声音,可惜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蚯蚓给吸引住了,也没人听他说什么话。

    江昭慈慢慢悠悠的走在后面,看着农田旁边的竖着的立牌,上面画着Q版的玉米和大豆,她当时力排众议,把玉米和大豆种在一个地方。

    玉米一排,大豆一排,间隔开来。众人都以为她没有务过农,是在瞎搞。

    她无法用科学的话语去跟他们解释,只能告诉他们这样才能长得更好,但是众人都是半信半疑的。

    其实这样混搭的目的就是,玉米喜欢氮素,却不能自己固定,而旁边的大豆可以帮着玉米固定,更重要的是大豆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阳光照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