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机遇
在许攸来之前,曹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底气,虽然有孙策从旁相助,但他更愿意相信,孙策或许不会落井下石,但一定会坐山观虎斗。 所以曹操是很痛苦的,特别是有一天从陈留运军粮的队伍开进营盘后,他前去劳军。 这是有一说一,曹老板人品是绝对不差的,对将领和士兵虽不能和孙策比,但在这个时代,也已经足够让手下涌泉相报。 说曹操看见运粮的那些民夫非常辛苦,个个面黄肌瘦不说,有的连鞋子都穿不起,是光着脚赶路,脚底的老茧都成了暗黄色,还有一些地方磨破了皮,要么是流血,要么是流脓。 这让曹操看了非常难过和痛苦,于是就走过去和他们嘘寒问暖,拉拉家常,聊到最后他自己也是感慨万千,情到深处时,不由拉着他们的手说:弟兄们辛苦了,请大家再给我十五天的时间,只要十五天,十五天以后我再也会不让你们这么辛苦了。 他当时是想要么干脆就不打了,把地盘给袁绍,自己带着这帮人,往投孙策,也就是说,他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来主动结束战争。 好在曹操也不是一个太过于感情用事的人,在冷静下来后,他给留守在陈留的荀彧去信隐晦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但荀彧是人精呐,他曹操一翘尾巴,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于是当即反对道“主公,这一仗可不是你想结束就能结束的,现在是咱们打也得打,不想打、不能打也得打,请明公想一想,袁绍这一回是倾巢而出,十多万精兵加上几十万民夫全部拿出来了,就是要和我们决一死战,这天下有他没你,有你没他,袁绍不可能因为你退缩了,就善罢甘休。且不看我们退到了浚仪,他还在不满足的想要拿下陈留吗?这是要主公你家破人亡啊,兖州任何人都可以放弃抵抗,唯独主公不能放弃抵抗” 听完荀彧的劝解,荀攸又果不其然的找到曹操,不由分说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袁绍的势力或许很强,但作为主公来说,袁绍的智慧、果敢、选才、决断远不如他曹操,更为重要的是,兖州有一个非常强健的外援。 荀攸认为,孙策是不会坐视兖州灭亡的,换句话说,哪怕你曹操想要投靠孙策,孙策不仅不会接受,还会劝他好好应对袁绍,因为对于孙策来说,只要曹操在,他就可以安心对付外族。还有一个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就是,如果袁绍真的不可颠覆,那为什么他打了半年多的兖州,还是不能取胜呢? 二荀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战争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就连现代战争,谁都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何况是在冷兵器时代。 想要在战争中做到万无一失是近乎不可能的,但取胜的关键除了军事能力,还关乎于主帅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于主帅的意志是否坚强,而最后的胜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于是在劝言的最后,荀攸表达了一个观点,现在可以说是曹袁双方相持不下,各有损耗。 托孙策的福,曹军没有粮草将尽之险,只是士卒有略微疲乏。 但同样是因为孙策,袁绍却有弹尽粮绝之危,只要他们稳住,袁绍就会因为粮草出现纰漏,到时一切便迎刃而解。 可是如果此刻曹操失去了坚守的信心,认为兖州已经走到了最后,心生撤军的想法,那才是万劫不复。 对于孙策来说,袁曹之战或许是一个机遇,但相应的,对于他们兖州而言,孙策的出现又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呢? …… 许攸叛逃的消息,孙策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准确的说,通知他的人,是系统。 最近几天,每当睁开眼,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系统,查看许攸所处的位置。 也就是在今天早上,他发现了许攸的所在地从延津换到了浚仪。 如果历史没有走偏,那火烧乌巢也应该快发生了,乌巢!? 念及此,孙策立刻又打开淳于琼的位置,发现他正在临近乌巢附近不到五十里的地方。 放大地图界面,孙策发现淳于琼正缓缓向着乌巢进发。 原来老罗不是被历史晃点了,而是把历史写错了。 乌巢并不是袁绍既定的粮仓所在地,它只是前往粮仓的一个必经之所。 “通知岳飞,实施第二阶段计划” 官渡之战的正面战场在兖州,孙策要想涉足很难,也没有价值。 当郭嘉和法正在定计划时,就已经说过这个关键点,第一阶段只要保证曹操不会被灭亡的前提下,征东军要做的战略部署,而第二阶段,就是拿下冀州,将曹操的胜利果实往并州驱赶。 既然想要谋夺冀州,孙策肯定就要提前站位,才能让曹操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等曹老板反应过来时,便只能往并州而去,所以才有之前对高城和章武的军事行动,在顺利拿下冀州之后,还有第三阶段,中原军团沿冀州继续北上谋取幽州,最终和周瑜汇合攻打公孙度和高句丽。 除此之外,孙策还有一个战略目的,就是让曹操成为自己和李世民之间缓冲的要地,可谓一举三得。 至于第二阶段的周密计划,是当袁绍官渡败退的消息传来后,岳飞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章武攻取河间、安平、中山三郡,断了袁绍北上的路,将几十万大军连着民夫,一举围在冀州,关门打狗,如果此刻曹操想要来分一杯羹,孙策也不介意给他一点残羹剩饭,但冀州他势在必得。 当然这一切,最后还要看曹操最终是否能如约完成奇袭任务。 许攸的建议,得到了曹操的全盘肯定,待夏侯二人来到之后,立即付诸行动,只留曹洪、荀攸坚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人,又想办法拿出袁军衣物、旗帜,各带柴草一束,打算沿小路北上。 “孟德,此去路途凶险,由末将等前往即可,你何必亲力亲为” 为了此次奇袭,曹操计划把能带走的大将全带走,因为越是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就越能发挥一个顶级武将的作用。 “正是因为凶险,才要与你们同去,如果你们都回不来,吾一人苟活还有什么意义?横竖都是一死的话,到宁愿战死沙场” 曹操想的很透彻,既然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还怕它到底是龙潭还是虎穴?何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闯龙潭安得隗宝? 夏侯兄弟、曹纯、郭侃、于禁、乐进、许褚,再加上曹老板本尊,一共七人,在傍晚时分,悄然出发。 “许大人,在下有一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望着绝尘而去的曹操,荀攸开口问到,他不知道许攸叛逃的原因,可无论怎么看,袁绍都占据着强大的优势,似许攸这种智计颇高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做出这个决定。 “荀大人是想问理由吧?” “不知许大人是否方便透露一二,并非在下信不过,而是想不透” “嗯,说说也无妨…” 原来许攸叛逃一事,并不全是因为许乐被抓的原因,除了家人犯法的原因之外,还有两个。 首先是许攸的建议多次遭到袁绍的反驳,这里面不仅仅有辛评的原因,还有袁绍是一个极爱面子的人,所谓的兵不厌诈,在他那里等于是笑话。 就比如许攸曾向袁绍建议,他们可以派一支精锐小分队,抄小路到陈留去把曹操和曹操官员的一众家属劫持了,到时候以这些人作为人质,兖州可不战而下,可惜袁绍拒绝了,按他的原话是:我举三州之兵来此,难道只是来郊游的? 荀攸闻听先是一愣,随即苦笑“这袁本初要是真听了你的,恐怕现在就已经在陈留欣赏莺歌燕舞了,那还有一点是因为?” “袁本初为了此次战争,也学孙策打击世家…” 其实这一层原因,许攸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在荀攸看来,这算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 作为一个荐谋不得用,家人被收监,又是世族之后的许攸来说,袁绍搭建的屋子,已经没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