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南征准备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贾时飞笑着说“江南繁华,却不是他们的繁华。” 机会来了! 贾时飞暗自给自己鼓劲。 现在就是展示自己腹中才华的时候! “要说江南繁华,这对父女这样沿街跑马卖解的,都是最下九流的行当,有再大的本事,每天求一饱而不可得。” “他们最好的下场,大概就是女儿嫁入殷实人家做妾,做父亲的能跟着进去做个管事了此一生吧。” “但若是因此说江南不繁华……,呵呵,不知小哥听没听说过几句谚语?” “大叔?什么谚语?” 那对父女正在休息,准备接下来的表演,略感无趣的徐代煣把注意力转移到贾时飞身上,把他当成个茶馆里讲故事的说书先生了。 当然不只是她,徐代灼徐代焕同样很好奇。 贾时飞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第四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两个小孩子一脸茫然“什么意思啊?” 徐代灼倒是听明白贾时飞这话什么意思了——四个很有钱的江南大姓呗。 “贾、史、王、薛,此乃江南四大豪族,以上四句谚语,就是形容他们家豪富的。” “这四大豪族无不作用良田万顷,美屋千间。然而他们只知每日纵情享乐,完全无视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有流民无数!” 贾时飞愤慨的说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江南如今的繁华,就是这么回事而已!” “刚才吾听闻小友来自江北,所以吾才会对小友说这些话——如今的天下,当为江北所得!吾日夜所想,就是江北大军南下,将贾、史、王、薛这等不思社稷,只晓得夸赞积富的蛀虫,彻底清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贾时飞的内心当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激愤,但他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好,完全达成了目的。 他刚才那番话隐含着这么几件事 第一,四大豪族很有钱,干掉他们能搞到很丰厚的收益。 第二,四大豪族为富不仁,名声很臭,干掉他们不会有名声上的麻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贾时飞虽然身在江南,但却是希望华夏帝国统一天下的。 贾时飞并不指望徐代灼能立刻听明白这几点,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够慢慢琢磨过来。 等到江北大军南下抵达金陵的时候,他应该就会想起应该抄了四大豪族的家,到时候自己这个首倡功臣说不定还能从中捞一笔。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让这位北朝的皇太孙记住自己这个身在南方心在北的小臣,这样,等他登基,自己将来一定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而徐代炫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个慷慨激昂的中年男子,一句话都没有说。 …… 共和1794年渐渐进入尾声。 这一年,帝国的整体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吞并了扶桑,帝国的总人口在一年内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公、平民1370万人,庶民550万人,奴隶1100万,总人口3000万的庞大数字。 不过这个数字其实并不健康,因为增长最快的是庶民和奴隶,绝大部分是从扶桑直接通过战争掠夺来的人口。 这些不可靠人力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帝国核心人口,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帝国的发展却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庶民和奴隶——至少要让他们负责繁重而危险的农奴、矿奴工作,以释放核心人口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这成了一个矛盾帝国需要大量庶民和奴隶,但庶民和奴隶数量太多很危险。 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快速增加核心人口数量。 徐世杨没有让汉人的孩子一夜之间全都长大的能力,帝国的生育率不算低但顷刻间也没法生出那么多核心人口。 因此,办法只剩下一个——把江南吞并进来,用江南汉人人口稀释江北的庶民和奴隶比例。 江南有五、六千万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稀释、消化千多万庶民和奴隶不会有丝毫问题。 何况江南还是帝国向南洋扩张的大本营,是非常合适的工业区和原材料产地,同时也是帝国商品的销售市场。 种种原因导致了,帝国在北方已经没有扩张空间的情况下,消灭大周,吞并江南已经势在必行。 为此,帝国开始了一轮静悄悄的备战工作。 首先是野战军部队开始悄然扩充,帝国把原有的十万野战军陆军直接扩充到两倍二十万人。 兵员来自预备役重新征召和少数民兵,部队并未扩建编制,而是给每个单位增加一倍人手,实行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的制度。 由于江南也是汉人的核心区域,标榜汉人帝国的华夏这次不打算动员以往作战经常使用的外蕃士兵,免得出现外族士兵在汉人帝国的指挥下抢劫杀戮汉人的情况,那样帝国一直以来的民族主义宣传就成笑话了。 在总参谋部的计划中,这次南征z治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因为大周军队并无多少战斗力,最大的军事阻力可能来自徐世松,他手下倒是有一支忠于大周朝廷的武装力量,但兵力不多,火力孱弱,而且补充困难,实际上是一支一次性军队。 只要打垮了徐世松的部队,那么大周剩下的军队,不管是禁军还是厢军,都不足为虑。 但是,总参谋部再三强调,这次绝对不允许出现类似在扶桑和辽东的屠戮和抢劫行为! 这次的一切缴获,哪怕是一张纸,都得上缴存档!不允许任何人私自保留任何战利品!严禁抢劫和骚扰平民! 总的来说,徐世杨开始在部队中输灌类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类的思想,准备把南下的野战军打造成一支军纪极为严明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为此,徐世杨专门给预定南下的部队配备了超比例的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