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节
怕皇上和先太子争储君之位,没少暗地里使绊子,皇上几次被成王送到阎王殿前,这些往事,常公公都还历历在目,太后竟然忘的一干二净了。 他要不要提醒太后一声,皇上后背上托成王的福留下的伤疤还没消呢,当年太医可是说只差一指甲盖的距离,皇上就神仙难救了。 这样的兄弟感情,谁要谁拿去啊。 皇上就那么看着太后,眼神越来越冷,看的太后恍惚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什么,她倒没有心虚,先皇驾崩后,她贵为太后,仅凭一个孝字就压的皇上不能把她怎么样了,何况她扶持护国公,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想到这些,太后心底就气,虽然北云侯不是她提拔的,但要不是她一手扶持起来的护国公保举,北云侯哪来的步步高升,封侯拜将的机会?! 如今翅膀硬了,连护国公都不放在眼里了,还要她孙儿的命! 这样的乱臣贼子,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太后闭紧眼眸,凤袍下的手握的紧紧的,道,“梅侧妃的事,哀家会给靖安王一个满意的交代!” 丢下这一句,太后转身离开。 御书房外,王爷并没有走,他武功高强,御书房隔音效果并没有多好,太后和皇上的谈话,王爷不说听得一清二楚,但凡声音大一点,他也能听个七七八八。 王爷脸色冰冷,他倒是想知道太后会给他一个怎样满意的交代。 太后走后,王爷又进了御书房,待了足足半个时辰,方才离开。 这边王爷前脚回府,那边太后的人就到了,前来的还是太后的心腹宁嬷嬷。 进了府之后,就直接去找了梅侧妃,看到宁嬷嬷,梅侧妃笑容满面。 当初要不是宁嬷嬷及时带人赶到刑场,齐墨铭早人头落地了,知道齐墨铭是成王遗孤后,宁嬷嬷对梅侧妃一向和蔼,宁嬷嬷是太后最信任的人,梅侧妃也存心讨好,两人关系不是一般的融洽。 看到宁嬷嬷来,梅侧妃忙道,“宁嬷嬷怎么来了,可是太后有什么吩咐?” 宁嬷嬷脸色一如往常,带着几分笑容,说温暖也温暖,说梳理也梳理,她四下扫了一眼,梅侧妃就赶紧让人退下。 宁嬷嬷看着梅侧妃道,“二少爷的身世,王爷已经知道了……。” 才说了一句,梅侧妃脸色大变,如遭雷劈,膝盖一软,要不是挨着桌子,她能直接瘫地上。 宁嬷嬷看了一眼,继续道,“皇上是要赐死梅侧妃你,但太后极力保下了你,我此番前来,就是带你离开的。” 梅侧妃脸色刷白,连嘴唇都不见了颜色,“王……王爷能放过我?” 宁嬷嬷冷笑一声,“梅侧妃把靖安王看的太重要了,太后要保你,谁敢吭个不字?” “在成王暴毙一案查清之前,太后绝不允许你死。” 这话梅侧妃信,太后查成王的死因查了这么多年,但凡一点关于成王线索,太后都不容有失,何况她还是成王唯一儿子的生母,不看僧面看也得看佛面不是? 可她和成王的事,王爷是怎么知道的?! 她虽然不受王爷宠爱,但她也是太后赐给王爷的侧妃,王爷就算心里眼里都没有他,也不敢怠慢她。 一旦离了靖安王府,她就永远都见不得光了,太后会保她锦衣玉食一辈子吗? 梅侧妃心慌的厉害,宁嬷嬷从怀里掏出一小药瓶,放在梅侧妃手边上道,“这药,梅侧妃服下吧。” 看着药瓶子,梅侧妃脸上变了又变,“这是什么药?” 宁嬷嬷语气平淡道,“想必梅侧妃听说过假死药吧?” 梅侧妃紧咬了下唇瓣,虽然知道太后不会要她的命,可假死药也是药啊,是药三分毒,谁知道服过后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但现在她别无选择了,靖安王府已容不下她。 握着药瓶的手一紧,梅侧妃拔掉药瓶,往嘴里一倒,一股子苦涩传开,梅侧妃强忍着才没有吐出来。 看到梅侧妃服下,宁嬷嬷松了口气。 柏景轩。 屋内,姜绾看书乏了,书遮着脸睡下了,正做着美梦呢,金儿一阵风跑进来,隔着珠帘就在喊,“姑娘,梅侧妃出事了!” 声音大而急切,将酣睡中的姜绾惊醒,姜绾伸手要拿书,刚碰到就被金儿抢先了一步。 突如起来的光亮,有些刺眼,姜绾道,“梅侧妃出什么事了?” 金儿未回话,先打了个哆嗦,她有些佩服四儿的胆量,说的话她脑子里一想就扛不住了,四儿可是亲眼去看的,金儿忍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道,“梅侧妃毁容了……。” 姜绾怔住,“毁容?” 金儿点头如捣蒜,“梅侧妃脸溃烂的都快看不出原样了,宁嬷嬷把她带走了。” 这时候,齐墨远走了进来,姜绾就看着他了,“怎么回事?” 齐墨远道,“皇上知道梅侧妃和成王的事了,要太后赐死梅侧妃,因梅侧妃与成王暴毙有关,在成王案查清之前,梅侧妃必须活着……。” “太后为了兼顾,只能让梅侧妃生不如死了。” 生不如死四个字从齐墨远嘴里说出来,再加上金儿的描述,姜绾汗毛倒竖。 可怜梅侧妃觉得攀上了太后,从此有了靠山,可惜,在太后眼里,她命如草芥。 第七百四十三章 震惊 太后的手段,另姜绾闻之胆丧,但这还不是最令姜绾震惊的。 太后为了保住成王的骨血,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宁嬷嬷此番来靖安王府,不仅带走了毁容的梅侧妃,还有安阳县主。 安阳县主腹中怀的是成王的嫡孙,也就是太后的重孙儿,眼下齐墨铭的命是难保住了,太后就更容不得安阳县主腹中胎儿有半点闪失。 太后以让安阳县主去庵堂替她诵经祈福为由带人走,王爷没有阻拦。 安阳县主对靖安王府来说根本可有可无,以太后的心性,靖安王府要留下安阳县主也可以,但得确保安阳县主腹中胎儿万无一失,万一有点闪失,太后必会把这笔烂账算在靖安王府头上。 太后在成王子嗣一事上已经疯魔了,天知道她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让她把人带走,王府也能清净些。 但太后可不只是带走安阳县主这么简单。 安阳县主是怀了身孕,但没人知道怀的是男是女,对皇家来说,一个公主郡主无足轻重,公主再聪慧,再伶俐,能继承爵位吗? 太后缺公主吗? 她不缺。 皇上的意思很明显,纵然齐墨铭的死,熄灭不了北云侯的怒气,那他杀人偿命了,北云侯还一心反朝廷,那就是他北云侯人心不足,朝廷派虎狼之师灭之,乃是天理。 所以,齐墨铭是必死无疑了。 成王一脉的延续,只能指着齐墨铭一人。 然后太后就做了件惊世骇俗的事。 她派人宣刑部尚书的妻儿进宫,刑部尚书的女儿乖巧懂事,太后是赞不绝口,赏赐了一堆东西,赏的刑部尚书夫人心慌难安,急着找借口带女儿回府。 太后也不挽留,但在出去的时候,刑部尚书府大姑娘不小心撞到一小宫女,小宫女托盘里放着的一锦盒甩了出来。 锦盒里装的是太后的心头好,是嫁给先皇后,先皇送的一份礼物。 这一下,可是捅了大篓子了。 刑部尚书夫人拉着女儿急急忙慌的跪下认错,太后怒气之盛,几乎要把顺宁宫的宫殿给掀了。 太后念刑部尚书府大姑娘并非故意,饶她对先皇不敬之罪,只留她在顺宁宫抄一千遍佛经,向先皇告罪。 刑部尚书夫人是聪明人,太后这是故意设计,留她女儿在宫里做人质啊。 她曾听刑部尚书说过太后这些日子的反常,太后派人传召,刑部尚书夫人就起了警惕心,但传召她的是太后,就算她觉得太后找她没好事,她没病没痛,家里也没有人病入膏肓需要她寸步不离的守在病榻前,她没有理由不进宫。 从迈出刑部尚书府起,她一颗心就七上八下的乱跳,应付太后更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谁想到都告退了,出了殿门了,还出了事。 撞坏先皇赏赐给太后的东西,就是把她女儿打个半死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现在只是罚她女儿抄佛经,刑部尚书夫人有满肚子的怒气都得悉数压下,恭谨的谢太后没有责罚她女儿! 太后只留了刑部尚书府大姑娘,没有留刑部尚书夫人,刑部尚书膝下仅一儿一女,儿子年纪还小,女儿可是刑部尚书的命根子,留她在宫里足矣,不需要多一个刑部尚书夫人。 再者,留一个未出阁的姑娘都不妥了,遑论是刑部尚书的夫人了。 刑部尚书夫人谢恩后,叮嘱女儿用心抄佛经,等她抄完,她就和刑部尚书进宫来接她。 刑部尚书府大姑娘双眸通红的目送自家娘亲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太后倒也没有为难刑部尚书府大姑娘,只命人送去偏殿抄佛经,刑部尚书为人正直,正直到近乎古板,不少朝中大臣看他不顺眼,但又拿他没办法,太后也不例外。 但凡刑部尚书听话一点儿,太后何至于搭上先皇赏赐的玉镯,也要留下他女儿? 盘算着刑部尚书差不多知道自己女儿被太后扣下的事,宁嬷嬷就带着两宫女到了刑部,传太后密旨,给齐墨铭换间舒坦安静点的牢房。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再加上女儿被扣在宫里,刑部尚书只能照办。 刑部尚书完全没反应过来,宁嬷嬷来传密旨还带了两宫女背后的深意,这两宫女是替齐墨铭准备的,宁嬷嬷奉命探监,齐墨铭的饭菜里加了催情药…… 可怜同在刑部大牢的其他死刑犯,内心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同样是死罪,他们闯的祸还没人家大,他们吃馊饭菜,喝的是泛黑的水,人家吃香的喝辣的,顿顿美酒佳肴不说,还有美人相陪…… 本来还舍不得死,现在听着那喘息,床板嘎吱声,真是一点都不留恋了。 宁嬷嬷就站在牢房外听着,狱卒们都惊呆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没有被感染的欲火焚身,只觉得后背发凉。 有狱卒匆匆去禀告刑部尚书,刑部尚书脸都黑成了锅底色,虽然刑部大牢从来不是什么干净之处,关的也多是凶狠残暴,罄竹难书的罪犯,但他还是觉得刑部大牢是肃正的地方。 现在却被太后这么的践踏! 刑部尚书拳头握紧,发出嘎吱响声。 他抬脚要去刑部大牢,被刑部侍郎拦下了。 虽然不知道太后到底要做什么,但齐墨铭不日将被问斩,这时候做这样的事,分明是在留子嗣,可安阳县主已经怀了身孕啊,太后此举实在是太反常。 疑惑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斗不过太后的,既然阻拦不了,又何必惹太后不快,没得连累家小。 一连三天,每天宁嬷嬷都带两宫女来送饭。 狱卒是眼见着靖安王府二少爷日渐消瘦,不夸张的说,再折腾两天,都用不着北云侯施压,直接就某尽人亡了。 太后做的事是给刑部下了封口令的,但总有人嘴上把不住门,这事还是泄了出去。 传到姜绾耳中的时候,姜绾三观被太后震的粉碎。 更让姜绾意想不到的是,太后这一震,把当年成王暴毙的真相震出了水面。 姜绾刚听说了刑部大牢的事,还没有从恶心中回过神来,锦绣坊老板娘派了人来,传来一个令姜绾更震震震惊的消息—— 成王暴毙与北云侯夫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