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亮剑之军工系统在线阅读 -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95节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695节

    之所以是“高度机密”,是因为一旦汉斯知道日不落有这东西,马上就知道他们被以为不可能破译被称作“谜”的密电被日不落破译了,于是就会换一套密码系统。

    这种保密也使日不落一直在情报战上保持绝对的优势。

    不过有时也起反作用……隆美尔在非洲战场老是不服从命令,结果总是给以为得知敌人动向的日不落军队惊喜。

    在这情况下,伊恩上校是不可能知道有“万能解码机”这东西存在的。

    不过王学新相信,伊恩上校会把这情况上报给伦敦。

    然后,就让伦敦来权衡了:是v1导弹的设计图纸重要,还是“万能解码机”重要。

    其实不能这样简单的对比。

    因为日不落给出了“万能解码机”并不一定会泄密,日不落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保住情报战的优势。

    就看他们愿不愿意冒这个险。

    王学新认为,如果是过上个把月,日不落发现v1导弹的真相时,或许就不愿意。

    但现在,在他们认为面临亡国的风险的时候……

    很可能愿意交换,而且很迫切!

    第1252章 试探底线

    伊恩上校一行骂骂咧咧的走了,临行前他们派孙尔威到王学新这里做了最后一次劝说。

    “拜托,王!”孙尔威说:“你应该找出一些可以交易的东西,任何东西,否则这笔交易是无法达成的!”

    “我为什么一定要达成这笔交易?”王学新一句话就把孙尔威给噎住了:“我不会为了交易而交易的,如果日不落不能给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给日不落需要的东西?”

    孙尔威想想也对,如果是这情况的话,八路军的确没有交易的必要。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应该是日不落需要思考需要着急的,而不是应该推给八路军。

    然后孙尔威提了个建议:“要不这样吧,你可以考虑考虑鹰酱的东西,如果我们有八路军需要的,那么就用鹰酱的装备交易,至于日不落那边,鹰酱会跟日不落结算!”

    这话的意思是把鹰酱当作中间商先促成这笔交易。

    王学新却明白孙尔威的意思,鹰酱方面也很想得到“飞弹”的技术,只是之前被拒绝了而已。

    王学新笑了笑,回答:“别当我是傻瓜,孙尔威,我知道如果把图纸全套给了日不落后,日不落少不了会给你们一份,这样你们就可以用半价拿到这种技术。所以很抱歉,如果日不落想要达成交易的话,鹰酱必须同时出一份钱……”

    “这不合理,王!”孙尔威就像被踩着尾巴似的跳了起来:“你不能把一个东西卖两次!何况我们都是华夏的盟友……”

    “如果是东西,的确不能卖两次!”王学新回答:“但如果是技术……听说你们有专利费不是吗?以你们的规则,我不只可以卖两次,原则上你们每生产一枚‘高火’我都可以收到钱,对吗?”

    孙尔威一愣,然后他自己也笑了起来:“你很精明,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王学新平静的回答:“要跟你们做生意,我当然要有些准备!”

    鹰酱和日不落都是典型的商人社会,他们的习惯就是在谈判时不断的试探对方的底线。

    所以,有时他们在提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条件说一些让人觉得污辱智商的话,并不是他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是把对手当白痴,而是他们试探对方底线的一种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接触和谈判中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里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考虑了一会儿,孙尔威做出了最后一次尝试:“要不这样,既然我们都不知道日不落可以用什么交易,那就用英镑或美元,你看怎么样?我们把这些钱存在银行里,你可以买到任何东西!”

    这个提议看起来是合理的,因为钱的作用就在这里,它改变了以物易物的方式。

    但王学新才不会上这个当。

    “你真的觉得美元可以买到任何东西吗?”王学新反问了一句。

    孙尔威翻了翻白眼,然后就不再说什么了。

    这又是孙尔威在试探王学新的底线,他心里其实很清楚“美元可以买到任何东西”这句话是错误的。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句话或许没什么问题,因为普通百姓需要的东西用钱都能买得到,只是价格问题。

    但军火和军用物资……尤其是战争时期的军用物资,很可能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比如王学新想要日不落的“万能解码机”,用美元能买得到吗?日不落有可能会为了钱而置国家安全于不顾吗?有可能会为了钱而冒着战败的风险吗?

    在国家层面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最终孙尔威和伊恩上校失望的搭乘飞机离开了。

    如果从伦敦对图纸的紧迫性考虑,伊恩上校这几个人是不应该离开的,他们更应该呆在利源,在伦敦做出决策后马上与王学新谈判,这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到图纸。

    但伊恩上校一行人还是离开了。

    这是伦敦方面对王学新摆出的一种姿态,就像女人购物时谈不拢价格,往往会摆出一副不屑交易的样子拔腿就走,实际上却是希望卖家在最后关头叫住她。

    王学新当然不会被日不落这种姿态骗倒,事实上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万能解码机”,其它东西对八路军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伊恩上校一行人最失望的时候,应该是在飞机起飞时也没看到王学新走出指挥部。

    伊恩上校一行离开后,王学新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大同方向。

    此时大同的战斗已经结束了,独立团主动出击以几百人伤亡的代价击溃了鬼子一个师团,大同城外遍地都是鬼子的尸体,就连鬼子师团长林芳太郎都被当场击毙。

    王学新对这个结局一点都不意外。

    有“谢尔曼”、半履带汽车以及连发步枪的搭配,再加上还有制空权,八路军机械化部队在华夏土地上就是王者,鬼子很难啃得动这块钢板。

    此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出,当夜就轰动了全国,许多报社连夜报道了这次大捷。

    不过当然,这是在地下党付出巨大努力冒着生命危险才做到的,顽军对八路军的胜利一向都采取封锁的政策不允许报社报道。

    这很正常,因为顽军在鬼子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而八路军却高歌猛进,那全国百姓是不是都把希望寄托在八路军身上了?

    如果全面百姓都把希望寄托在八路军身上,那是不是捐钱捐物参军全都是奔着八路军去了?

    毕竟百姓也不傻,他们不会希望自己捐的物资是给顽军挥霍或给鬼子缴获用的,更不愿意参加顽军后是被鬼子追杀的。

    如果这样,那还有顽军什么事?

    但这时期的消息封锁也不是那么容易,报纸上的文章可以秘密偷梁换柱,等顽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实在不行可以印传单,到高楼上往下一洒就离开。

    情报人员就是以这种方式把大同胜利的消息传到华夏各个角落。

    王学新关心的不是这个,他考虑的,是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把防线往南推移二三十公里。

    第1253章 虚晃一枪

    宣传方面的问题王学新不关心,总部那里却是用尽了浑身的解数轰轰烈烈的打了一场舆论战。

    主要是王学新的这场胜利太耀眼了,不仅是收复了大同还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鬼子一个师团。

    首长高兴的说道:“这是我军前所未有的胜利啊,而且也证明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往常,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就能顶得上我军三个团,现在,我军一个团就能顶得上鬼子一个师团,这完全是反过来了嘛!”

    也难怪首长会这么高兴。

    一直以来八路军都是在防御,即便偶有进攻也是一打即收,要么就是跟鬼子争夺根据地……争夺根据地其实不能算是完全性的胜利,因为只要鬼子需要可以随时打回来。

    可是现在,八路军不仅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还以少胜多大伤亡比击溃了鬼子,这是装备的证明,是战斗力的证明,同时也是战术、战略理论的证明……证明战术是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也反证了汉奸的《曲线救国论》是无稽之谈。

    接着首长就下令:“命令所有敌控区和顽军控制区的同志,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胜利的消息传出去,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对我军更有信心,对胜利更有信心嘛!”

    “是!”参谋长应了声,当即把命令传了下去,并当晚就组织各地的情报人员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早,许多顽军、伪军和鬼子都还不知道(这是由于自我封锁消息),八路军收复大同并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鬼子一个师团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了。

    霎时全国上下都轰动了。

    收复国土而且以一个团击溃一个师团,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拿着报纸的双手都在颤抖,一再求证这是否是真事……许多人其实从开始就相信是真的,因为以一个团击溃一个师团的事也许还能虚夸,但收复大同却假不了,一座城市是在我军手里还是在鬼子手里这是很容易求证也没法做假的。

    他们之所以一遍一遍的问,只是因为他们想一遍一遍的听别人重复这个消息。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激动,要知道自华夏与鬼子开战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华夏军队一直是败多胜少,土地正不断被鬼子吞食而华夏军民苦苦支撑。

    多少人失去了对华夏军队的信心,多少人放弃了对收复国土希望,多少人陷入了麻木……

    但是现在,突然一个好消息传当即就把他们干懵了:居然还有这回事?几天行军几百公里打下大同,再这么打下去还得了?鬼子岂不是就完了!

    其实别说百姓对此感到震惊,就算是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的顽军也被八路军打的这一仗给吓住了。

    因为他们就在正面防线上苦苦的对抗鬼子,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个师团的鬼子有多少能量,以顽军的情况,几个师的部队都未必能挡得住鬼子一个师团的进攻。

    可是八路军一个团就能做到,而且还是大伤亡比的击溃。

    许多顽军官兵都认为这肯定是八路军放出的“谣言”,后来通过情报验证此事是真的,不少人都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据说重庆方面当晚就展开讨论是否要从毛熊那进攻半履带汽车……他们以为八路军之所以能取胜主要是依靠半履带汽车,其实根源却是顽军这种由各路军阀因为利益拼凑起来的军队没有凝聚力无法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

    王学新对这些看得已经很淡了,更何况此时战斗远没有到要结束开始放松庆祝的时候。

    他眼睛盯着地图,然后不断的下达命令往铁路线上增派部队。

    之所以要增加部队并把防线往南推移二三十公里,是因为吸取了这场防御战的教训……铁路线直接面对鬼子很容易被鬼子偷袭。

    如果把防线往鬼子方向压缩,不久铁路线就会变成二线,防御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一方面,就是王学新希望鬼子由此误会八路军下一步是全面进攻太原将鬼子赶出山西。

    事实上这的确是个很有诱惑的作战方案。

    山西是个好地方,中间狭长三面环山: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再加上南面的中条山,只要把北面一守,中间一大块基本能保证安全,可以说是发展工农业的绝佳地带。

    然而……

    如果拿下山西再往北挺进,那时鬼子在南线与顽军的战斗是不是就要打完了?

    鬼子只要一回援,八路军就失去了往北挺进进入东北的机会。

    而东北又是鬼子的工业聚集地……

    所以摆在王学新面前的其实是两个选项:

    一是往南打收复山西,这样打更安全更稳妥,但同时也是偏安一隅对鬼子的打击并不大,抗战的胜利只怕提前不了多少。

    二是往北打挺进东北,这样打更冒险更困难,但入虎穴的同时也能得虎子,八路军有可能一举摧毁鬼子在东北的工业使其在华夏的战事陷入困境。

    考虑了许久,王学新还是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