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鸣金收兵
诸葛瑾的目标,自然是一口气想要吃掉牛金的这两万余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能全歼掉魏军的两万人,那么此役吴军就是大获全胜了,当年石亭之战,号称辉煌之战,吴军也不过才斩首万级而已。 吃掉魏军的两万人,无异对司马懿就是一次重创,让他不敢再轻易地渡河南下,淮南诸地的城池,还不是任取之? 当然,想要吃掉魏军的这两万多人,首先便是要切断那四座浮桥,只有把魏军的退路给封死了,这两万人才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所以,吴军的进攻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摧毁浮桥,在进攻之中,吴军对着浮桥方向是展开了全力地猛攻。 牛金当然知道浮桥对魏军的重要性,浮桥既是前进的路,也是后退的话,失去了浮桥,已经渡过河的魏军就会身陷绝境,所以在防守中,牛金也是死命地护住浮桥,不让吴军接近浮桥。 但吴军涌上来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前仆后继,怎么杀都杀不完,而且四座浮桥又不是集中在一起,每座浮桥之间相隔了几十丈,凭牛金的这点兵力,想要守住四座浮桥勉为其难。 吴军的进攻越来越强悍,魏军难以力敌,最东面的那座浮桥首先失守了,吴军兴奋地冲上了浮桥,砍断了系着浮桥的粗大缆绳,然后又在浮桥上面放起火来,熊熊的烈火很快就把这座浮桥吞没了。 浮桥上原本还在向前推进的魏兵慌忙地向后逃去,但已经失去联结的浮桥已经彻底地垮了,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桥上的魏兵失去了平衡,纷纷地落水,水性好的或许还能逃过一劫,水性差的当场就被淹死了。 魏军绝大多数是北方人,都是旱鸭子,熟悉水性的人本来就没有几个,这一落水,大多数的人都在水里折腾着喊救命,可惜淮河水又急又湍,水深不见底,落水的魏兵大多都被洪水给卷走了。 虽然魏军在浮桥之间还有一些船只负责救援,但落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救援的船只数量有限,落水者分布的又广,最后也只救起了少部分人,大部分落水者都遇难了。 司马师在对岸瞧着,脸色铁青,对着司马懿焦急地道:“父亲,浮桥可不容有失,如果全部被毁的话,那过河的军队就没有退路了。” 司马懿神色平静,下令道:“鸣金,退兵!” 牛金在前方听到了鸣金之时,不禁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军队最起码的纪律,在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前,牛金那怕就是血战到底,也不能后退一步。 做为军人,牛金并不怕死,但是看着身边一个个的袍泽倒了下去,他还是心痛如绞,这是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斗,那怕再坚持下去,也只能是让更多的人送死。 但是军令如山,上峰没有让他们撤退,他们谁也不能后退半步,只有殊死而战。 一座浮桥的失守,让牛金等人心底里生出一丝的绝望,这四座浮桥就宛如是连接他们的性命的桥梁,失去一座浮桥,就等于失去一线的希望,按目前双方的攻守态势,四座浮桥的失守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四座浮桥全部失守,那么已经过河的魏军就会陷入到绝境之中去,根本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困守绝地,保留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可却始终听不到退兵的鸣金声,这种绝望的情绪开始在魏军之中蔓延,象瘟疫一样,感染着每一个人,让魏军的战斗精神出现在了松懈。 还好鸣金之声及时地出现了,牛金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某来断后,尔等速退!” 那些早已心生绝望的魏兵此时如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一般,争先恐后地朝着那三座浮桥涌去。 其实在这个时候的魏军,是最困难的时候,在吴军的步步紧逼之下,魏军已经是趋于崩溃了,而此时一旦开始撤退,那就是完全要崩溃的节奏啊。 三座浮桥每座都只能是容许一列纵队通行,千军万马挤在一起过独木桥,还要面临吴军的追杀,这绝对是噩梦之中的噩梦。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象牛金这样的大将挺身而出去的话,魏军遭受到的重创只怕是更坏。 牛金久轻善战,自然知晓目前魏军面对的艰难处境,如果魏兵都想着赶紧撤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话,那结果就是谁也走不了。 关键的时刻,就得有人挺身而出,牛金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率领着一帮子的敢死队,冲上前去和吴军展开血战,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几乎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如果没有人去做的话,必然是十死无生。 牛金身为前线的最高将领,这个时候他没有主动地后撤后退,而是奋顾不身地来断后,就足以休现他的高风亮节了。 吴军听到了魏军的退兵声,丝毫没有降低追击的力度,反而是更加卖力地进行追杀,眼前的这一颗颗人头,可是他们晋级获奖的希望,如果被他们给逃了,岂不是白等了半天。 所以眼看着魏军要逃,这些吴军个个是心有不甘,奋力地冲了上去,都想试图在最后关头捞上一把。 牛金却率部继续地在坚守着,阻挡着吴军的进攻,似乎在向世人证明,有他牛金在,将是一道敌人无法逾越的天堑。 他嘶声大吼着,手中的那把大刀舞得如雪片一般,风雨不透,那些试图冲上来的吴兵,被他毫不留情地砍掉了脑袋,牛金浑身浴血,就连他的眼珠子也变成了血黑色。 诸葛瑾见状,不禁暗暗地点头,魏军之中,果然还是有如此悍不畏死的猛将啊,硬生生地以一己之力,阻挡了如潮水涌来的吴兵,果真是悍猛如斯。 诸葛瑾下令,停止追杀,让魏军残部退出战场。 牛金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其时魏军已经撤离的差不多了,他依然守护在最后,徐徐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