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
在诊所上,李敬生的经验与见识可能不如大院医生,但是诊断思维更敏捷,诊断方向也更加敏锐。 哪怕只是一点点蛛丝马迹,他都有可能嗅出不同的味道。 医学上对于腹泻的定义有一个标准,一天大便的次数超过三次,每日粪便量大于200克,粪便中的液体成分增加,就可以定义为腹泻。 如果是稀水状粪便,那属于严重腹泻。 反之,液体成分较少,腹泻的程度也就越轻微。 这个患者一天腹泻七八次,肯定属于严重腹泻了。 然后再从腹泻的病程来分析。 腹泻有急性与慢性两种。 病程短于三个星期,定义为急性腹泻。 而不是很多患者理解的突然拉肚子就是急性腹泻。 病程超过四个星期,可定义为慢性腹泻。 这个患者的腹泻时间已经超过半年,可定义为慢性严重腹泻。 这样定义之后,就能意识到患者的情况有多严重了。 第279章 诊断中的指南针,吸收不良综合征 也就是患者无知,不然早就应该找一家更权威的大医院诊治了。 有些病,最怕拖。 本来或许只是一个小病,拖着拖着,各种并发症全出来了,直接成了连专家都要皱眉的重症、大病。 李敬生下意识的再次查看患者的几个常规检查报告。 粪常规已经看过了,而且就连粪潜血、寄生虫这些检查项目也直接给出了答案。 “会不会是感染性腹泻呢?” 李敬生看向同样在努力思考的肖琳琳。 “肖主任,咱们是不是给患者申请一个粪便的细菌培养看看?” 这让他想起了人民医院羊主任被家属骂成只会查粪的专家。 不过遇到这种棘手的腹泻,粪便细菌培养很有必要。 “ok!” 肖琳琳现在对他的意见,基本上言听计从。 申请后,检查结果几乎是秒出。 说明接诊医生给患者检查时也查过这个项目。 “粪便细菌培养为阴性。” 肖琳琳向他反馈结果。 “那就说明不存在感染性腹泻。” 李敬生根据这个结果,一下排除掉了很多疑似疾病。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血液检查报告。 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电解质、钙、磷……等多个项目皆进行了检查与测试。 因为患者的病因确实很复杂。 寄生虫、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腹泻原因。 这两种都排除了。 那就只能朝其它方向排查。 患者的血红蛋白90g/l,血清总蛋白54g/l,白蛋白35g/l,血清钾1.4mmol/l,钠139mmol/l…… 看过后,李敬生在这些数据里面发现了多项异常。 血检是很多病人入院后都会做的一项常规检查。 不是必检项目,但是基本上十个患者有七个要抽血检查。 有的患者不理解,认为这是医院在赚黑心钱。 更有的患者听信谣言,说是医院故意抽了患者的血拿去卖钱。 真的让人特别无语。 偶尔遇到一些特殊病例,多抽一点血液样本用于医学研究实验确实存在。 但是要说抽了患者的血液拿去卖,真不知道那些造谣的人怎么能开出那么大的脑洞。 李敬生看完血检结果后,开始重新分析腹泻的类型。 从腹泻的发病机制来分的话,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分泌性腹泻。 这种腹泻是由于促分泌物质增加,使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者吸收减弱,最终引发腹泻。 较为常见。 第二种,渗出性腹泻。 肠粘膜的完整性因为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而遭受破坏,从而造成大量渗出,引发腹泻。 最常见的就是肠炎腹泻。 着凉了,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刺激性食物,都有可能引发肚子痛,拉肚子。 通常都是拉完肚子后,肚子就不痛了,病也好了。 这种腹泻有时候在医生看来,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修复与治愈。 它可以把有害物质、病菌等,以腹泻的方式大量排出体外,减轻身体的免疫系统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拉完肚子,为什么病就好了的原因。 第三种,渗透性腹泻。 这个很容易与渗出性腹泻搞混淆。 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是因为肠道消化吸收不良,或者摄入不能吸收的溶质,从而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从肠壁被动透入肠腔内,最终引发腹泻。 可以理解为把肠壁内的体液,强行挤压出来,进入肠腔内。 然后引发拉肚子。 医生们甚至根据这一制病机制,研发出了灌肠大法。 用这个方法可以处理多种疾病。 比如帮助肠道排出有毒有害物质。喝农药自杀的病人,有时候不仅仅只有催吐、洗胃这一种手段。其实还有灌肠,血液透析等多种手段。 还有做肠镜前,为了让肠镜顺利检查,也会灌肠。 仅仅只是禁食禁水,是没办法让肠道内变得较为干净的。 做肠镜时,大概率会遇到粪便等内容物。 只是灌肠后来又被岛国的老师们学走,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 渗透性腹泻,有一个特征,一天的大便总量,通常会低于一升,大便稀水样,无脓血。 然后要是糖类吸收不良时,还会呈酸臭味。 脂肪、蛋白质吸收不良时则会呈恶臭味。 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奇葩职业,叫做闻臭师,专门闻别人的臭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一些疾病。 这个与中医的闻诊有一些同理作用。 粪便的气味,确实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出不少疾病。 只不过中医的闻诊,并不只是闻气味,还包括听诊在里面。 只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愣是有着多种意思与解释。 李敬生思考到这里,开始锁定患者的病因为渗透性腹泻。 虽然分泌性腹泻也有内源性促分泌物、细菌性肠毒素等多种腹泻病因,但是这个患者的大便性状,还有腹泻情况,都不符合这一腹泻机制。 所以,李敬生最终经过层层分析与辨证后,锁定为渗透性腹泻的可能最大。 “肖主任,咱们申请一个禁食48小时的实验看看结果。目的是要了解患者禁食后,腹泻症状是否显著减轻。” 李敬生有了诊断方向后,往往都是干净利索的干活。 “行!” 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她直接申请。 一个团队的磨合,需要时间。 只有了解了团队其他成员的脾气、性格、专业水平,擅长的领域,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才能建立很高的默契度与信任关系。 肖琳琳与李敬生合作两次后,已经对他提出的检查观点几乎是照盘全收。 除非明显存在问题,她才有可能提出质疑。 “结果出来了,禁食后患者的腹泻症状明显减轻,最终停止。” 这个实验,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停止进食后,因为肠道内没有食物来源了,所以没办法再腹泻。 这样理解也没错。 但是在医生眼里,却有更多的诊断意义。 可以根据禁食后的腹泻变化,推断出腹泻的细分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