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至多不过三五年,皇帝总是要大婚的,以伏寿的年纪却也等得起。 阳安大长公主盘算着,到时候看皇帝的意思,以伏寿庶女出身,未必还能保得住皇后之位,然而总要在妃位之上。可惜了伏寿主持中馈之能。想到这里,阳安大长公主又有些为伏寿可惜,若不能使伏寿入宫为后,倒不如为她另择高门良婿——这当然是为了伏寿的幸福着想。若为了自家前程,总还是要伏寿入宫的。 伏寿听闻母亲入宫,忙也来相奉。她隐约知晓母亲是为何而来,明亮的眼睛里极力隐藏着羞涩之意。 阳安大长公主抚摸着女孩光滑乌黑的发,柔声道:“好孩子,在长乐宫跟着你姐姐,每日安心上课,这都是陛下安排下的先生,都是最好的。” 伏寿面上做烧,轻声应下。 “好孩子,你只管安心住下去。你们年岁都还小,日子还长。”阳安大长公主又勉励她几句,便离宫回府,斜靠在榻上,揉着发痛的头,等丈夫伏完自军中回来后,与他商讨今日所知之事。 伏寿送走了母亲,心中有些不安怅惘,却见长公主重展欢颜要带她们去濯龙园侍弄野菜。她安静得跟在长公主刘清身后,始终没有问那日的点心,是否讨得陛下喜欢。她是极有分寸的——长公主既然没有提起,她便绝不会主动问及。 伏完如今领一万人马,忙到半夜才回府,因最近朝廷——主要是皇帝的意思,要改军制,将原本的部、曲、屯都改了,暂且定为军和营,人数却也还未有定数,底下则改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等等,便于屯田管理。 他见阳安大长公主房中还亮着灯,换了衣裳便进屋探看,道:“怎么这么晚还没歇下?” 阳安大长公主仍是斜躺着,道:“下午头痛睡了会儿,这才好些了。”她与伏完育有三子,虽另有庶出子女,却也算得半生恩爱夫妻。她便叫底下人都出去,与伏完说了长乐宫中所闻之事,又道,“哎,若照刘清所说,这羽林中郎将原是给咱们大儿的……”” 伏完一面听着一面已是坐下来,思索道:“男儿自取挣功名,他真有本事,就算失了这次的羽林中郎将,来日也能赚回个将军来。”又道“难怪陛下又召回了王斌,听朝中的意思,似乎是要王斌做执金吾。” 王斌乃是当今皇帝的亲舅舅,当初被何皇后杀死的王美人的亲哥哥。往上数,那王美人与王斌的祖父曾为五官中郎将,当今皇帝继位后,追封生母为皇太后,又封舅舅王斌为都亭侯,不过一直未曾往要职上安放。 阳安大长公主悚然一惊,坐起身来,道:“那王斌可有女儿?” 伏完皱眉想着,摇头道:“这我如何得知?” 阳安大长公主反应过来,笑道:“是我糊涂了,倒来问你。改日我做一场宴会,也请一请王斌的夫人。” 伏完点头,起身道:“你既然身体不适,那我便去书房,免得扰了你歇息,明日又头痛。”他离开前抚着妻子的肩,又安慰了几句。 阳安大长公主只作困倦状,望着他离去的身影,心知他未必是回了书房,却也并不拆穿。她缓缓摇着精美的绢扇,驱散心头的躁意,男人都是如此,否则伏寿是怎么来的?也就是皇帝年纪小,翌日长成了人,既为帝王,三宫六院,岂还会有推拒之理?兴许是伏寿生得太过端方了,若是小皇帝见了那董家女儿,也许就开了窍……她慢慢阖上了眼睛,渐渐鼻息均匀,已是睡熟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住,鸽了几天,实在是我那天看养的文已经够肥可以杀了,就忍不住点开了。 哎,实在是太好看了。这几天我都没睡够,净看文了。 这篇文我想平心静气耐心写,不追求更新字数了,边写边存稿,把设置好的细节都写进去。所以大家也慢慢看,完全可以学我养一养再杀,等存稿够了,更新节奏上来的时候,我文案喊一声,大家再来追哈。怎么说呢?这章底下发一百个红包吧,聊表歉意。 第91章 幽州, 刘备闻召赶去见公孙瓒,关羽与张飞一路相伴。 自从被袁绍收拾了一场,退守易县堡垒群后, 公孙瓒的精神状态就有些不太稳定, 总是疑神疑鬼, 政令也时有反复。 刘备突然被传唤,不免心中忐忑,在城门等入内时,正与两位弟弟低语,却见路边捡柴的孩童结队唱着歌谣走过。 那歌唱道:燕南垂, 赵北际, 中央不合大如砺, 唯有此中可避世。 关羽嘿了一声, 刘备却是低叹。 张飞左右看看两位哥哥,问道:“他们这是唱什么?” 刘备低声道:“那是说有人在此处, 据重兵,起高楼, 以待天下之变。” 张飞了然,道:“那说的不就是……” 刘备忙“嘘”了一声, 看一眼守城的兵, 顺势望向远处那层层叠叠的堡垒, 层层堡垒之间又以许多道深深的堑沟分隔,以阻挡来犯敌人的大型攻城车。他与关张二人过了城门排查,一路往堡垒群最中心处而去, 那里便是公孙瓒的居所。 那是一座高逾十丈的巨型堡垒,可防火攻的铁门森冷得嵌在城墙之中,非堡内人的命令, 不会轻易打开。城墙高处黑洞洞的箭楼里,不知有多少控弦之士,日夜守护。 关羽叹道:“除非天塌地陷,袁绍再攻不破此处。就算他能将外面的堑沟填平,突进到此处,也会被头顶的箭雨滚石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