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04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梭在电视剧、穿书后,我被反派太子攻略了、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废婿崛起、祂回家了[无限]、雪下轻卿[先婚后爱]、六零之囤货强手、天灾来临时、始乱终弃怪物以后、诱撩,陆总掐着她的小蛮腰
想念父皇。 武则天点头:“秦鹤鸣当时一力担保放血可行。我和你父皇都选择了相信他。但当时放的血并不多,秦鹤鸣非常谨慎。 哪像仙画中演的,那个血量,简直过于触目惊心。 若是秦鹤鸣敢这样给高宗放血,她能将他推出午门立刻斩首!贞观民间。 孙思邈也是拧起长长的白眉:“荒唐!” 华夏也有放血治疗之法,一般用于治疗风眩头晕之症,有奇效。但哪有一上来就给病患放血的? 而且还放了那么多! 孙思邈简直无法想象。 倒是宋慈,在断案中养成了关注细节的习惯。他注意到了一开始的那个时间。 “1799年……”他沉思了一下,迅速算出了和现在的大约间隔,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在几百年之后,西医还如此不堪,但短短的一两百年之内,他们的发展速度却又如此之快! 这是什么原因? 这时候,仙画中,后世女子不满的声音响了起来——【所以,up主一直觉得西医这个名字取得有些混淆视听。】【现代医学不是西医!】 【中医也不是巫医!】 【虽然它里面是会存在一些落后的糟粕,但是它是有自己的体系的,有自己的理论的。它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是不可取代的。】 【当然,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发现,如果没有一些外部的因素干扰,中医应该还能做得更好。】【比如,假使在古代,“医生”的地位能再高一点点,或许它吸引到的人才会更多。】 汉朝。 董仲舒用书本敲了下额头,无奈的闭上眼。 又来了,又来了! 第69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八) 董仲舒很想冲进仙画里对后世女子讲,别骂了别骂了。 他都已经偷偷的把三纲五常和士农工商这些内容从自己新修改的思想纲领里删除掉了——不能不删,陛下都已经广召天下匠人来长安制造各种仙画中提到的器具了,而且还有意让赵过培养出一群得用的农官。 目前,整个大汉上下,对于“工”和“农”的轻视不能说一扫而空,但和之前相比也好了无数倍。就太学里面,那些骄傲的太学生看到匠人,竟然都会说说笑笑的与之聊几句,还会请教一些工艺上的事情。 甚至还有一些年轻的太学生,展现出了对于工匠和农学的兴趣。这就是仙画的威力所在! 可以预见,如果仙画能够持续存在,只要陛下不是忽然得了失心疯,那大汉的未来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包括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派也都会冒出来。 如果以他为首的儒家学说跟不上变化的话,那就不是独不独尊,而是会不会被世人淘汰的问题了! 董仲舒吹着习习凉风,竟然冒出了一身汗。 好在这次这位路小柒并不打算逮着儒家骂,让他略微安心了一些—— 【up主在讲四大发明和农学卷的时候,就讲了古代“士农工商”的划分对于科学思维形成的巨大打击。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农,其实地位还算好,医的地位是比农还要低的。】 【他被划分在“工”这一层级。】 【《汉书·游侠传》里记录了西汉末年一个叫楼护的人的故事。】 【他出身在医学世家,从小就饱读医书,据说年轻轻轻医术就很高明,而且口才特别的好,能言善辩。他父亲去权贵人家行医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 平阿侯家中宴客,叫上了楼护。 楼护的友人羡慕道:“这整个长安城中也只有你和谷永可以随意的出入五侯府邸。” 楼护谦虚一笑。 宴后,平阿侯留下楼护,问他道:“君日后想以何为生?” 楼护想了想:“我父为世医,我自幼熟读医书,医术一途不说精通但也已入门。所以,日后应该还是会以医为生。 屈才了!”平阿侯不认同的道:“以君之才能,做个小小的医者未免过于委屈。我欲举荐君为方正,为朝廷效力,岂不是更好? 4; 【那些权贵们就劝他既然这么聪明,就不要学医了,去学六艺,做官去吧。楼护一想,也对。于是就弃医从文了。后来,当了谏大夫,又当了太守。】 【如果楼护继续当医生,或许他也能和张仲景一样,名垂青史,被大众熟知。】 【但在当时而言,楼护的选择却是很理性也很符合自身利益的。要知道,张仲景做到了“医圣”的地位,却也没有登上过正史呢。】 张仲景听出了后世女子语气中的嘲讽之意,轻笑摇了摇头。 并不在意。 首先自己已经知道名留青史了,再有就是他研究医术也并非是为了能够名留青史。 【但汉朝那会儿其实都还好,楼护毕竟是做上官了嘛,大家也没有因为他的出身说什么。】【唐宋那会儿也还可以,没那么严苛,读书人和医生之间的身份也经常变来变去。】 【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写“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说明巫、医、音乐家和工匠这些人的身份在当时也是被主流的所谓君子们所看不起的,但他后面还有一句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意思是,但这些君子的见识和智慧却反倒比不上这些人,真是奇了怪了。】 【也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的医生虽然被人轻视,但地位也算不上很低。而要是能做到像孙思邈这样全国知名,到了哪儿都要被奉为上座。】 李世民在太极宫中点头,笑着对臣子们道:“若是孙道长来了长安,即使在这皇宫之中,朕也要是奉他为上宾的。 不说孙思邈的医术地位,单单是他的年龄,就足以在他面前拥有坐席。 “陛下礼贤下士,赤诚相待,是我大唐之福呐!”此乃贞观年间惯常的君臣互捧,不,君臣相得。 【北宋那就更开放了。】 【著名的文学家和丞相范仲淹说过一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将“相”和“医”相提并论。范仲淹那是在士林中有着赫赫威望的人,他这样一说,北宋的读书人都喜欢业余研究一点医术。】 年少的范仲淹在寺庙中苦读。 有一次,他好奇的求了一根签,问自己以后能不能当丞相。解签的人哑然失笑,摇摇头:“恐怕不能。”范仲淹又问:“那我能不能当一位名医?” “也不能。”解签的人觉得从丞相到医生的跨越也实在是太大了,就好奇的问:“为什么当不了丞相就想要当医生? 少年范仲淹道:“当丞相时,可以为天下百姓们谋福利。而当医生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一身本领来救治百姓。治国与救人是同等的。 赵匡胤夸赞:“说得好!” 他倒不是真的认同范仲淹所说的,但是这是他宋朝的人才!给他北宋,啊呸,大宋长脸! 【假使继续像这样往前走的话,说不定医生的地位也能够慢慢的提升上来,回到应有的知识分子的位置上来。但历史的真相是,在往后的朝代里,它不仅没有前进,反倒后退了。】 【这个锅儒家能背一半,另外一半的原因出在元朝和明朝。】 【元朝的时候,蒙古人为了统治上的方便,将原本的户籍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农户屠户医户阴阳户乐户等等,就连儒生都有儒户。】 【这也就算了,他这个职业户口还是世袭的!】 【也就是说农户就只能世代种田,屠户的儿子也只能成为屠户,那医生就只能由医户的后代来做。】 【一刀切,完全把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给堵了,不仅堵上还糊了一层水泥,严严实实。】 元大都。 勾栏之内正是热闹的时候,觥筹交错。 台上的旦角儿正在唱:“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台下一片叫好之声。 这出剧的作家关汉卿正在一边喝酒,也大喊了一声:好!有相熟之人凑过来:“你今日怎不在太医院当值?” 关汉卿笑道:“我不过是太医院一杂役,事情做完了自然就出来了。”1 两人看了一会儿剧,友人夸赞:这出戏好,我上次想向牧庵学士举荐你,结果……他有些抱歉的看了一眼关汉卿,未尽之言大家都懂。 关汉卿一愣,然后毫不在乎的挥挥手:“你还费那个神,我不过就是一医户,即使你举荐了我,我也什么都干不了。现在闲时写写杂剧倒也快活。”2 【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创建了明朝。但是呢,他一琢磨,这元朝一刀切的方法好啊,的确是方便管理,于是就想也不想的把它 给全盘继承了过来。】 【学也不知道学点好的!】 【医户在明朝还蛮惨的,前期不允许参加科考,属于“贱籍”。但医生哎,谁头疼脑热不需要去看医生?所以他们的地位又有些不同,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医户们纷纷抗议,于是政策就松动了一点,医户子弟就也能参加科举了。】 【李时珍参加科举就是这么来的。】 李时珍笑着摇摇头。 这后世女子关于现在医户的地位还是了解得不够详细。 他能参加科举是因为他的祖辈和父辈在太医院当过吏目,已经不是普通的医户,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变成平常的民户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他自己,已经考上了秀才,那就能称一句“儒医”,也算是能进入到士人的圈子里。 很多落榜的学子甚至会摇身一变,转而学医,就是因为先儒后医,是能被士人们所接受的,而且说不定还能成为朝廷的医官。 而民间的医户,依然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只不过朝廷为了更好的管理医户,要用到他们治病救人也不好让其怨气太重,于是就规定医户的子弟可以考太医院的医学和地方的医学,言下之意,若是朝廷以后需要医官,优先从这些人里面选择。 医学的竞争十分激烈! 李时珍叹口气,这仙画说的医者地位,又何尝不是他内心深处的一根刺!医者,治病救人,但却要被人轻视,哪个大夫心里会舒坦呢?金陵皇城中。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小声的念:“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马皇后在旁很自动的伸手在他背后轻抚。 朱元璋道:“放心,我要是再倒下了,就真如了这后世女子的愿了。” 深呼吸了几次后,他有些颓然,对自己的发妻道:“可能当时我是真的错了,偷懒了。”他应该再多研究一下史书再来决定的。 不就是户籍制度吗? 朱元璋将牙齿咬得咯咯响,“现在改也还来得及!” 他想通了,要保住老朱家的江山,还是得听仙画的——如果是一个大臣在他面前这样喋喋不休的 劝谏,甚至是讽刺怒骂,早就被他夷九族了。 但仙画,他做不到,也不敢。 朱元璋虽然 有很大的弱点,但他对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对大明的子民们还是有感情的。他不想让大明和大明的子民们落到后世仙画中那样凄惨,没有土地、动辄瘟疫和战乱,那就只能选择听仙画的。 马皇后在心中想了想被仙画点名批评的,藩王制度、户籍制度、道统……这一项项的可都不是什么小事情,都是能掀起腥风血雨的大事。 她柔声道:“陛下,那您更应该保重身体。” 【但这几百年几千年承袭下来的歧视很难扭转。】